管理的主体上存在冲突 由于国家在立法时,未明确将水法列于龙头地位,而水的开发、利用、管理又涉及到多个部门,随着经济建设的加速,水资源对于生产和生活的 现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水文学家罗德米尔克曾用托管理论来证明开展环境与资源保护运动的合理性,他推论说,上帝如果能预见到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目光短浅,林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79.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和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在众多方面失去了法律强有力的保护。最后,从实践情况看,作为土地用益物权的土地使用权与作为所有权权能之一的使用权往往容易混淆。所谓使用权是 对一定的矿产资源占有、开采和收益的权利。二是签订合同确认使用权。包括:1.出让使用权。它是指出让方国家以收取出让金为对价,将特定土地的使用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53.html -
了解详情
全部生态安全要素---森林、海洋、草原和农田四大生命系统,大气、水源和能源等矿产资源三大环境系统---安全性的综合,而不仅是指其单个要素的安全性。同时, 损害的地区给予补偿,例如对林地的生态效益的补偿;江河上游地区环境保护与下游地区资源开发或减灾受益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 四是进行生态安全教育,在生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968.html -
了解详情
了涉及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类犯罪,《行政法》从大体范围层面界定了自然资源的监督管理等事项。作为林业基本法,《森林法》则从森林经营管理、森林保护、 、保护设置了国家统一管理与分部门分级的双重管理体制。林业部门是主管部门,兼有森林公安、工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矿产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加以辅助管理。 我国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710.html -
了解详情
封存,但其第三条第1款C项却规定在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及其他开发活动中产生的或与之相联系的废弃物的处置活动并不属于公约的管辖范围。 海底封存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OSPAR公约》要求各缔约方采取必要措施消除海洋污染并保护海洋环境免受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公约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规定各缔约国有义务消除陆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93.html -
了解详情
有两个特点:一是扩大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范围,如对珍稀植物及其制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保护,并且对与自然资源利用有关的行政管理行为也予以刑法规制 。对于公共安全说,正如有论者指出:环境犯罪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副效应,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增进公共福利活动中伴随产生的消极现象,大多数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96.html -
了解详情
,各个部门法的完善将有利于整个生态补偿制度法律框架的建构。《森林法实施条例》、《土地管理法》、《防沙治沙法》、《草原法》、《水法》等都已经有体现了生态 法律制度上建立完善的流域管理体制、构建流域水权交易制度,对流域资源开发与管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法制健全都有重要意义。 2、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61.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协调统一的体系,《草原法》的实施就面临这种情况。例如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内蒙古地区,矿产开采与草原生态保护就是一对显着的矛盾,由于两者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则难免基于部门利益而在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及实施上互相制肘,结果就是开发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再如环境执法处罚权的实施程序上,环境保护部门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736.html -
了解详情
3] 资源权,建立在全体公民所有之上,国家代为行之。一主体享有资源使用权即具有开发资源的资格,但其享有可能侵害到全体公民的共同所有,使用权人需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 [1] 吕忠梅:《超越与保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8页。 [2] 黄锡生:《矿产资源生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39.html -
了解详情
3] 资源权,建立在全体公民所有之上,国家代为行之。一主体享有资源使用权即具有开发资源的资格,但其享有可能侵害到全体公民的共同所有,使用权人需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 [1] 吕忠梅:《超越与保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8页。 [2] 黄锡生:《矿产资源生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