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对大陆和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比较研究,既有利于了解台湾地区行政诉讼制度,也有利于大陆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大陆和台湾地区现行行政诉讼法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其定位于控权法。因此只要能达到给予当事人以充分司法救济这一目的,简易程序以及和解、调解等并非不可接受。而且由于其迅速、简便,处理小型公法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行政合同,认为这时当事人虽然没有行政主体,但其签订合同是根据行政机关的命令或者有行政机关监督,合同的目的是公共利益。这种观点也不妥当,它混淆了民事 行政合同纠纷的场合。 因此,行政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司法解决机制,即行政诉讼制度;二是司法外解决机制,包括协商、政府协调、行政复议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42.html -
了解详情
救助,消除接近司法之障碍,使司法制度更具可接近性,保障民众诉诸司法救济的平等性和实效性;应切实改革和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申诉、信访等行政救济机制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3页。 1 宫晓冰:《中国公证制度的完善》,《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 2 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6.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可以双方和解。这样既可及时解决纠纷,又可缓解双方的对立冲突,节约诉讼成本。调解、和解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许多长处,现在不仅适用于私法领域,在 通过修改《行政复议法》和有关法律解释一并加以协调处理。 上述修法建议之外,20多年来的司法审查实践还表明,《行政诉讼法》修改之际应当尽力推动行政诉讼制度创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60.html -
了解详情
在程序上存在诸多问题,如欠缺关于听证的统一具体的程序规定,欠缺明确的、稳定的处访规则,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衔接力度不足,立案与答复均存在较大的 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访制度[J].法商研究,2006,(2):78-84。 [8]陈丹,唐茂华.试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脱困日本苦情制度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75.html -
了解详情
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权力滥用,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1]检察制度创设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2}杨立新:《民事行政检察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赵钢:《正确处理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的十大关系》,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立法上已经明确:在公力救济上,通过劳动行政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包括建立相应的行政复议程序)和司法审判制度来进行。在救助程序上,通过劳动争议审理程序 产生的两个请求权并不是请求权竞合,因为两个请求权的目的不同:违反合同约定的救济目的是履行;而侵权救济目的是损害赔偿。即使针对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权和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7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单方行为扩展到了双方行为,从而已然扩大了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将行政合同纳入了行政复议的视野。 所以行政合同类案件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 基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这种合意成了对行政合同纠纷进行调解的法律基础。因此,可以将调解制度引入行政合同诉讼中,以促进纠纷的解决,提高办案效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22.html -
了解详情
,经复议机关批准,可以作为第三人。法律设置第三人制度的目的,是使同被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法律争议得到统一解决,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公民、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⑵宫晓冰:《中国公证制度的完善》,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5期。⑶夏呤兰:《离婚救济制度之实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9.html -
了解详情
。”①上述建议的目的旨在建立“责任政府”、“有限政府”、“透明政府”。四WTO与中国行政法制度改革①王彦:《日本〈行政事件诉讼法〉修改的动向》《行政法学研究》 行政法治化,现代化,也要从司法系统抓起。(二)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复议制度施行以来,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受到非议,主要原因是它没有起到应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