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空白。我国目前几乎没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对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后的救济途径,而对强制执行行为是否适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问题也颇具争议。同时,法律并未授权行政 的救济可分为程序救济和实体救济两个方面。在程序方面,在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中,应该加强对告知程序、听证程序、告诫程序、声明异议程序的创设,为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434.html -
了解详情
表示是通过批复的形式被下级行政机关所知悉并据以执行,故内部行政行为中作出意思表示的当然是行政主体,只不过其告知对象仍是行政系统内部的主体,完成这一 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就可以提请行政诉讼。虽然不管是《行政诉讼法》还是《行政诉讼法解释》都将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这一人事性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824.html -
了解详情
知道行政行为内容,如果依照法律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以口头形式告知,亦必须制作笔录。行政相对人通过非上述途径而得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不能视为“知道”。所以 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第一,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035.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合法,那么证明其违法的举证责任自然就落到了原告身上,这显然与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相矛盾。[19][19]鉴于此,日本学界当前多采用程序性的 持肯定的态度。[43][43]我国《若干解释》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637.html -
了解详情
是其最有用、最实惠的目的。 (四)当事人寻求法律途径救济的少。 我国法律规定了当事人有权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并且《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也规定了对补偿标准有 材料手续不全。实践中,行政机关在申请征地拆迁非诉行政执行时,不能依法提交相关材料,而提交的材料又存在诸多问题。如欠缺听证告知书、被拆迁人的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628.html -
了解详情
暂行办法》仅对泉州市工商局及其下级行政机关发生效力,而不发生全国性效力。正因为非强制制度的法律位阶较低、适用范围有限,因此在行政诉讼中不具备直接可诉性, 中不存在障碍,它们也同样是上文所述的外部追责途径,即作为外部主体的相对人通过向上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提起复议和诉讼来追究违规者的侵权责任,而不是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24.html -
了解详情
信息;执法行为作出前,应告知相对人作出执法行为的实施、理由和依据,即依法享有的权利;相对人有权对此进行陈述、申辩,行政机关应听取意见。[6] 参与行政 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这一规定对于当下中国行政机关违法作为、不作为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没有能够作出应对,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7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先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救济途径设置为前置程序,在审判 程序,说明设定复议前置的目的就是告知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先进行行政救济,行政救济应当全面审查,发挥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充分救济作用,严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3.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诉讼法的规定对妨害民事、行政诉讼程序的人所实施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4. 行政拘留不同于行政扣留。行政扣留是行政机关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 将这一缺陷弥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4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88.html -
了解详情
是其最有用、最实惠的目的。 (四)当事人寻求法律途径救济的少。 我国法律规定了当事人有权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并且《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也规定了对补偿标准有 材料手续不全。实践中,行政机关在申请征地拆迁非诉行政执行时,不能依法提交相关材料,而提交的材料又存在诸多问题。如欠缺听证告知书、被拆迁人的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