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设计过程中,它也仅仅是所要考虑的众多价值中的一种,而且未必总是最重要的一种。前一种立法理念被称为程序工具论;后一种则被称为程序本位论。 由于 是公正的,就成了一种必要的妥协。比如在民事诉讼中,如果穷尽了所有的举证、辩论手段仍不能认定案件事实,法官就只有判定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败诉。这与刑事诉讼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
时,批判自身也构成了一种新的理论的组成部分。理论体系变为批判性的理论体系。同时基于对法律阶级论的固识,新民事诉讼体制的优越性评价也和批判性理论合璧成为 的余地,不仅使约束性辩论原则不能贯彻,并且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审查核实证据的基本作用相冲突,最终使举证责任制度的运行或理论的整合存在障碍和缺陷(在立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61.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这一系列的规定是我国立法赞同禁反言的例外规定。美国民事诉讼理论中禁反言形成的绝对规则: :《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论》,载《法商研究》第十六卷1999年第4期,第92页。 [21]刘荣军:《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载《法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7.html -
了解详情
陪审团,要心如秤(mentalscales),以双方当事人的证据份量14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证明上的盖然性规则置于左右的秤盘上,从而来权衡何方具有较大的 的可靠性更高。⑦因此,这也就是说,在民事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其最终证明的结果能达到一般正常人在具有普通常识的情况下,认为具有某种必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对举证责任的不同影响,再者立法上要明确规定推定的适用条件,对推定的适用作一限制,以防止推定在民事诉讼中的滥用。最后立法上还应 必要则因诉讼的具体进行状态,而在当事人之间往返转移。参见骆永家著:《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 1999年版第115页。 参考文献: 1、《证据学》樊崇义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31.html -
了解详情
的准据法。 【关键词】证明责任;实体问题;程序问题;法律适用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具有行为意义上 :《论公法规范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4期。还有学者认为适用外国程序法是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要求,在国际民事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8.html -
了解详情
的状态时,究竟应由谁承担客观的举证责任,承受不利裁判的结果。解释论上,我国《保险法》中有关故意免责的规定于举证责任分配上具有强行法属性,故 ,在主观的举证责任阶段即可完成举证以达到证明保险事故乃非故意发生。这实际上是有关证明标准的问题。 关于证明的标准,长期以来客观事实说占据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1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相称原理、程序选择权保护原理、系争外利益保护原理作为修法的基本原理。 2.民事检察监督 近年来,如何对待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引发了学界和实务界内部的争论 的价值选择、诉讼效率的保障、程序正义的实现三个方面的正当性,并认为增大的举证责任与过严的举证时限只能使我们的民事审判完全建立在竞技论基础之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19.html -
了解详情
但也可能是合法行为造成,行为人主观上不存在过错。如工业企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可能是其正常生产经营需要,企业已经按照环保部门要求进行污染治理,其排放物 选择。 三、环境侵权行为举证责任倒置的存在价值 侵权行为举证责任的分配在民事诉讼中具有价值多元性,在民事诉讼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中,应分清其需要维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22.html -
了解详情
十分显著和迫切{7}(P.5961)。 为了克服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中严苛的举证责任与当事人缺乏收集证据的权限和手段之间的矛盾,我国不少民诉法学者主张借鉴大陆法系 诉讼理论之新开展》,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8}肖建国:《论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价值蕴涵》,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3期。{9}(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