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五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707.html -
了解详情
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八年九月十八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第六条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28.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恢复和发展我国保险事业,立法机关先后颁布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但是 当我国《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于1985年公布实施时,我国保险企业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89年。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对保险企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321.html -
了解详情
或仲裁机构主张变更或者撤销。 第二,(民法通则》规定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而《合同法》则规定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才是无效的。虽然都是 规定都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第三、在合同形式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3条规定: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此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46.html -
了解详情
颁布实施以前,我国原有的三个合同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并未规定表见代理 予追认。对借用其他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的经济合同,借用人和出借单位有隶属关系,且借用人签订合同是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44.html -
了解详情
20世纪50年代曾实行过提存,但通常都认为1981年12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19条第4款关于定作方受领迟延的规定,是我国立法上最 应将提存通知已书送达债权人,各国在立法时通常规定由债务人通知债权人,我国《合同法》第102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78.html -
了解详情
违约责任的依据。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部分关于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问题之(一)规定:在查明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14]沈达明编著:《英美合同法引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15],[16][德]K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04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其实体法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92条,该条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 单位就无法通过劳动派遣的形式事先控制自身的风险,使用劳动派遣对用工单位的经济意义就会大为下降,从而不利于劳动者就业和劳动派遣行业的发展。 [13]该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59.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关原则和规定,上述观点值得商榷。 关于合同形式是否应当成为合同效力的要件,我国在《合同法》施行之前,一直采用合同形式要件主义,即合同应当为书面形式,口头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三条规定: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意味着非即时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372.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关原则和规定,上述观点值得商榷。关于合同形式是否应当成为合同效力的要件,我国在《合同法》施行之前,一直采用合同形式要件主义,即合同应当为书面形式,口头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三条规定:“经济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意味着非即时清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