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些弊端也不容忽视。 一、我国民事调解制度所存在的主要弊端 1、调解的期限问题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只是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但 事由的,任何当事人都不得拒签。 3、调审主体分离 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如果案件调解不成功需要判决的话,则应当由其他法官判决。 三、结语 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65.html -
了解详情
和平、快捷解决各类纠纷的一种手段,调解越来越被法学界所认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将调解纳入再审程序,使人性化的诉讼融入 在申诉人一方,帮助申诉人打官司,所以趾高气扬,甚至认为自己胜局已定。这样的案件调解难度更大。第二、由于很多检察院机关把抗诉数量及抗诉改判率做为考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2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调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 上协商解决纠纷,自然能避免矛盾激化。2、有利于及时结案,节约司法资源。调解工作可随时进行,当事人可以随时达成协议,避免了庭审所必须经过的法律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41.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秩序、及时解决纠纷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实施以来,结合案件质量年活动,我院以能 和期限,强化了当事人主义、当事人的处分权。根据处分原则,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在明确各自权利义务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即可解决争议。当然,为了确保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3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调解规定》)第三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 文书确认的,由当事人协商诉讼费用后,由法院出具调解书,案件结案。委托调解不成功的,法院及时进入诉讼环节。对于需要法院出具法律文书确认的,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81.html -
了解详情
使当事者达成合意而施加种种压力的情况。 (三)允许对案件进行部分调解不妥 这是《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引发的问题。《规定》第十七条第一 就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对恶意诉讼行为,尚未制定相关制裁机制。法律关于妨碍民事诉讼的几条原则性规定,难以有效制裁恶意诉讼的行为。 (五) 缺乏对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08.html -
了解详情
的决策层、法律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所重视。2004 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细化了协助 ,加大了案件顺利审理的可能性。 ——充分体现司法民主。借助社区、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司法所、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这些来自社会的力量来解决纠纷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必然要求,已成为我国法院的“高水平审判”方式,被誉为“东方经验”。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专章对调解解制度进行了规定,但仅有短短的七条,较为原则,不 对调解制度作出了一些司法解释,特别是2004年8月颁发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法院的调解实践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但我国司法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0.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任何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这说明我国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当事人并没有约束力?至少在双方签收前?。调解书送达时,当事人任何 法律基本原则,这应在执行程序中来体现。(三)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民事调解工作的对策1?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和法官业务建设。法官要有认真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十一条规定:“调解协议约定一方提供担保或者案外人同意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 建设工程总公司、本溪热电厂、本溪市集中供热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载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年第3期)。 在调解书正文部分查明事实之后另起一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