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庭审质证权。证人出庭能够弥补证人书面证言中,由于询问人的业务素质和记录人知识水平的差异,造成的证言笔录在某些细节上,表述内容上难免出现的模棱两可的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出庭,这样既可准确定案,又可提高效率。 注释: ① 《刑事案件律师办案指引》,刘少雄、康均心主编,中国检察出版,2001年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0.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询问,以便对证人的感知能力、回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对证人可信性影响进行审查,去伪存真。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看,近年来许多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 又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笔录应当当庭宣读。这一规定直接与第47条、48条自相矛盾。最高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40.html -
了解详情
让证人进行辨认,然后将辨认结果连同该证人对案件事实的其他陈述一并录入询问笔录。以这种询问笔录形式出现的辨认笔录便顺理成章的获得了证人证言的证据资格,公诉人 的同类参照物[2]。 2、单独以辨认笔录的形式出现。司法实践中,这种辨认笔录的制作往往都是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1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同时, 证人出庭作证而以宣读证人证言笔录代替证人出庭、以及证人害怕受到打击报复或嫌麻烦而不愿出庭甚至拒绝作证的现象,致使刑事案件的庭审中对证人证言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60.html -
了解详情
现状 证据开示的实践起源于传统的普通法国家。而英国普通法恰恰最初并不承认法院在刑事案件中享有命令审前开示的固有权力。 证据开示源于16世纪下半期 第一,对辩方准备传唤到庭的证人,应事先通知检察院证人的姓名和地址,如果对这些证人有询问笔录,即使不准备在法庭使用,经检察院要求,应向检察院开示,辩护人庭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出庭作证的情况却令人非常担忧,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晋江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公诉的刑事案件中,证人绝大多数均未到庭作证,未到庭率在98%以上,极少数出庭的证人 证言,不得有伪造、隐瞒证据;③在法庭上应接受法官、公诉人及诉讼参与人的询问或质证;④应当遵守法庭秩序,不得哄闹法庭或侮辱、诽谤、殴打、伤害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10.html -
了解详情
记录告知证人有关作证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询问笔录是否反映出在同一时段,同一询问人员询问不同证人。这些细节都出现在询问笔录的开始,且多是以固定格式的形式 。 二是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我们曾办理过一宗徇私枉法案件,被告人时任公安局长,在一次专项行动中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对于为何抓捕,几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235.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案件,必须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确保案件质量。第二条 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第 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内容的;(四)询问笔录反映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询问人员询问不同证人的。第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的证人,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359.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关于证人证言的审查,事实上都是对相关笔录的调查核对的规定,不是鉴定人、勘验人及证人的当庭陈述及随之展开的对质询问。这些规定虽然极尽周详,并且不可否认 ,可以说是破案最重要的标准。如在侦查中达到了这一目的,一般意味着案件告破。在通常的刑事案件中,获得印证性证据的路径是:当因造成危害后果发案或经举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2.html -
了解详情
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 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一款、第二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2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