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降低,加之在理论上受康德的将刑罚和道义责任相连接的刑事责任观的影响,否定法人的犯罪能力的见解逐渐占了上风[3].之后, 只有能承受道义谴责的 ,还有一个是监督义务。违反秩序法第130条统一规定了事业主的违反监督义务的责任[15]. 在自然人业务主违反监督义务的场合,根据本法第130条第1款,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2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有概括的认识,对于自己的行为能够具有相当的实施能力即可。刑事责任能力除了要求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具有纯行为意义上的认识之外,还 内涵就是对于社会共同生活秩序具有较为重大的破坏性与危险性。{5}(P125-127)也就是说刑事与民事出现重合部分的法益的区别在于法益侵害程度的轻重,存在着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5.html -
了解详情
其正当性应当被认可。对于这种合理性的判断需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对价值判断能力的基本具备。因此,对于财产利益的处置也应当有所区分,由于财产利益直接 .刑法法益原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11}黄丁全.刑事责任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作者 凌萍萍 【作者单位】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7.html -
了解详情
为并列要素的犯罪论体系。一般认为犯罪主体要件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身份等;犯罪主观要件要素包括:犯意、目的、动机等; 和进行证明。 在英国和美国,明确解释控方对犯罪表面成立要素承担证明责任的原则的判例分别是1935年伍尔明顿一案(Woolmington v. DPP【193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2.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譬如证明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未到过案发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等证据,早提供给控方,一旦查实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 又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可能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他们自己没有经济能力聘请辩护律师,应当为他们提供全程的法律援助律师,也就是从侦查阶段直到审判结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61.html -
了解详情
谈什么作证义务的履行?这种承认和认可,其立法本意应该是非常清晰的。 (三)单位作证的刑事责任能力 单位作为证人时所提供的证言,必然要引出单位作证的法律责任 (如某领导人)的陷害或包庇犯罪嫌疑人的目的,盗用单位名义作出虚假证明,意图逃避刑事处罚。客观上一般表现为单位不知情,不体现单位的真实意志。这种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70.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的对象不是犯罪人,而是没有犯罪的社会成员,包括危险分子、不稳定分子、刑事被害人以及其他社会成员。 一般来说,刑罚目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刑法立法对具体犯罪 刑罚,则并不能达到惩罚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社会防卫论者也是从这个方面较为极端地认为,刑事责任能力就是通过科以刑罚可以达到防卫社会的刑罚目的的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49.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能力人;高度醉酒者存在意识障碍,对自己的行为无辨认和控制能力,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践中争议问题在于高度醉酒者和病理性醉酒者犯罪应否负 的后果。此种情形之下,行为人将他人的生命置于高度危险之中,其本人已经没有能力对这种危险予以控制,危险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却依然不管不顾、置之不理。这种状态,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0.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我国《刑法》 分别入罪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部分指使、强令酒后、醉酒驾驶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9.html -
了解详情
优的解决方案 原因自由行为(actio libera in causa)⑴这一法理一直受到了西方的刑事立法、司法及理论界的关注。在我国,主要是围绕着醉酒犯罪来研究和 新的看法。现评述如下: 1.原因自由行为是否适用于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有论者认为,以下两类人不应成为原因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