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由被告人自己承担。 (3)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审判人员一般就民事赔偿部分先行调解,为了达到从轻处罚的目的,被告人往往不顾 民事赔偿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公安和检察机关侧重刑事犯罪事实的查处,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权利,要么不告知,要么对其请求置之不理,使受害人往往在法院审理阶段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2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虽历经改革仍不能妥善解决公权与私权、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面临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告人又不愿认罪,无从启动附带民事 。从法律制裁的角度来看,包括侵权行为法之制裁、行政处罚制裁和刑罚制裁,因此刑事政策一体化认为应该考虑由刑法与侵权行为法、行政处罚法一起共同构筑预防犯罪的法律堤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373.html -
了解详情
,也影响了法院的形象。为此,一些法官在审判中顾虑重重,陷入两难。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法官作为调解者和量刑者身份的双重性,易导致调解自愿原则的 审判人员统一思想,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先进的刑罚理念武装头脑,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审判工作;同时,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使该宽则宽、当严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20.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更加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法院在具体 提供被告人的财产状况,以利于法院采取执行措施。 2、为防止被告人及其家属逃避民事责任,转移隐匿财产,可以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诉讼保全措施,为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7.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审判领域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均有扩大之势,但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现行法律有两条原则性规定,一是刑法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 即是抚慰了被害人精神上的损失,不需要再次经济制裁被告人。笔者认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是国家法律对犯罪行为作出的评价,不能由此抵消被害人所受到的精神上的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4.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更加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法院在具体 人提供被告人的财产状况,以利于法院采取执行措施。2、为防止被告人及其家属逃避民事责任,转移隐匿财产,可以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诉讼保全措施,为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6.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该款规定系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一般规定的例外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 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各项损害。据此,交通肇事案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与民事侵权诉讼的赔偿范围是一致的,将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纳入判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188.html -
了解详情
项目赔偿。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身伤害的刑事犯罪,都排除了这些赔偿项目?不是!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三款规定,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 大的维护受害人的权益,更多的获得赔偿呢?有两条路子: 一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出具谅解书为条件,通过协商谈判,获取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713.html -
了解详情
十七条界定为“物质损失”,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2月4日通过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 ,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001年3月1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已将自然人因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547.html -
了解详情
履不履行已无太大意义。这些都导致其犯罪后不愿意履行义务。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执行人家属通常不配合。该类案件的被执行人与其亲属的关系往往不融洽,在 加大对有能力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的处罚力度。对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民事义务的被执行人,以及协助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相关人员,一经查处即要加大对其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