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求职者的口头承诺。这就需要求职者细心察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必备条款是《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七个方面,即劳动合同期限 ,表现在:(1)提前通知期仅仅适用于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竞业限制适用于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2)提前通知期条款启动后不发生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19.html -
了解详情
解约、通过规避法律来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为了弥补法律规定上的漏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01]14号)第l5 责任形式和赔偿标准1994年《劳动法》第9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6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出台时我国尚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其规定的制度过渡期色彩浓厚。《劳动法》第二十条将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第三十八条对因用人单位违法及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而赋予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对因劳动者违法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6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出台时我国尚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其规定的制度过渡期色彩浓厚。《劳动法》第二十条将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第三十八条对因用人单位违法及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而赋予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对因劳动者违法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益。 随后,在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又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不约定终止日期的 在三种情形下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因此,只要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违反之前与用人单位签署的劳动合同上的合法规定,不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4.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如下岗或停薪留职到另一单位工作、或同时从事几份兼职工作等。在双重劳动关系下,一般都有一个正式挂靠单位,哪怕并不提供劳动, ;二是依据《劳动法》第99条关于“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定,推导出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13.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 一、各国劳动法对预告解除权的规定 我国《劳动合同法》中设定的预告期间为30天,30天预告期为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履行的程序,并未对此期间施以限制实体 合同未设定预告期,并允许雇佣双方中任意一方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也就随之解除。关于不定期劳动合同的预告解除权问题,得依据当地市场行规或交易习惯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685.html -
了解详情
行裁判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11.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在录用劳动者 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的,应否支持?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是《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即便是因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810.html -
了解详情
年4月30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二○○一年四月十六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 报酬。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比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776.html -
了解详情
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2001年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 报酬。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比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9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