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字号】法发(1992)22号 【颁布时间】1992-7-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由有关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证明文书,应由单位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单位印章。78、证据材料为复制件,提供人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8834.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其理由是我国刑法规定的自首的主体是“罪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单位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罪犯”或者“嫌疑人和被告人”,故此,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 不如实交代罪行;直接责任人员自首的,一般情况下,也可认定单位自首,除非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负责人拒不到案的、或者不如实交代罪行。2002年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74.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人一样能够趋利避害,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再者,司法解释也已经明确提到了单位自首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如实交代罪行;直接责任人员自首的,一般情况下,也可认定单位自首,除非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负责人拒不到案的、或者不如实交代罪行。2002年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88.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人员从事与其职责相关的民事活动的;行为人持有被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名章或单位印章和单位介绍信订立合同的;被代理人授权不明的;代理权被限制,但被代理人 未得到法人的授权。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44.html -
了解详情
(2)在事故现场且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3)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生产作业指挥人员;(4)地方政府中有关负责安全生产作业的监督、管理 知道应向哪些人员或者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在此情况下,即便接受报告的人并非单位负责人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02.html -
了解详情
实务带来极大的困惑。 有学者认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是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因此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共同基础在于 罪过,否则就违背了刑法学中关于罪过的基本理论。行为时未得到单位决策机关或者负责人的批准而擅自实施,其个人的主观罪过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个人的罪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723.html -
了解详情
报告和举报。 第二章事故信息的报告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七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事故发生单位的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按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同时书面通知同级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61.html -
了解详情
穿等基本生活问题,协助和配合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组运送并火化死难者,督促责任单位及时处理善后工作; (3)负责办理由处置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5.信息上报 召开工作会议。开预案启动以后,由市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为: (1)通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30.html -
了解详情
1、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除此之外的如私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三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 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理。 2、正确区分共同贪污与私分国有资产罪 共同贪污是指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擅自将国有财产分给个人或有关人员,而不是按照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893.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立法规定更具逻辑上的合理性。我国刑法将私分国有资产罪从字面上规定为单位犯罪,其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笔者认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应当被规定为 单位犯罪,在数罪并罚时给刑法理论带来不可避免的矛盾。有的学者认为,单位负责人在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过程中,单独或者几个人侵吞一部分国有资产,应当以贪污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