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系帮助他人犯罪,教唆犯系教唆他人犯罪为由认定其为非自行实施犯罪之人,而与实行犯严格区分开来,因其实行犯为正犯,故共犯非实行犯。正犯为不法构成 要件,在定罪量刑上势必有违罪责刑相一致原则, 比如贪污罪的数额起点为五千元,诈骗罪、盗窃罪的数额起点分别为二千元、五百元。随着一些新的司法解释的颁布,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9.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盗窃既遂还是未遂,直接影响量刑的幅度,对于这两者的准确区分与界定,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常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对一起案例的分析认为, 、处理程度的控制,即非法占有。 4、法定的危害结果并没有发生。我们知道,盗窃罪同诈骗罪、贪污罪、故意杀人罪等一样,都是结果犯,即是说,只有发生了法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3.html -
了解详情
: 74-77. [16] 陈珊珊. 诽谤罪之省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2) : 28-34. [1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7-419. [18] 陈兴良.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983.html -
了解详情
: 74-77. [16] 陈珊珊. 诽谤罪之省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2) : 28-34. [1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7-419. [18] 陈兴良.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166.html -
了解详情
: 74-77. [16] 陈珊珊. 诽谤罪之省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2) : 28-34. [1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7-419. [18] 陈兴良.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7364.html -
了解详情
: 74-77. [16] 陈珊珊. 诽谤罪之省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2) : 28-34. [1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7-419. [18] 陈兴良.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970.html -
了解详情
: 74-77. [16] 陈珊珊. 诽谤罪之省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2) : 28-34. [1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7-419. [18] 陈兴良.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406.html -
了解详情
: 74-77. [16] 陈珊珊. 诽谤罪之省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2) : 28-34. [1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7-419. [18] 陈兴良.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702.html -
了解详情
: 74-77. [16] 陈珊珊. 诽谤罪之省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2) : 28-34. [1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7-419. [18] 陈兴良.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201.html -
了解详情
: 74-77. [16] 陈珊珊. 诽谤罪之省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 2) : 28-34. [17]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7-419. [18] 陈兴良.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4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