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相关部门出具证明查证属实的,均属“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视为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 (四)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仲裁与诉讼的衔接性程序问题 20、(1)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金额是指劳动者申请仲裁的请求金额,仲裁请求涉及数项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6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损害赔偿与社会强制保险可以同时请求,但是所获总额不得超出其所受损失的总额,日本、智利及北欧等国采用这一模式。有人将这样此种模式下 。这种情况下,完整的工伤认定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关系认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认定——民事诉讼第一审——民事诉讼第二审)——工伤认定机构认定——行政诉讼第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166.html -
了解详情
操作指引(下) 第四章 申诉受理第二十七条 律师应该在规定的时效期限内及时帮助委托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律师或委托人在收到对方当事人提交的 的客观情况时,律师应当及时向委托人进行说明,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中止仲裁。第五十四条 对因工伤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288.html -
了解详情
的争议。对于第一类案件,一般应当以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各项请求的总金额为标准确定是否属于适用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第二类案件,该类案件一般不涉及具体 给付。3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工伤保险待遇达成的协议中,双方约定的给付标准低于法定标准,且已实际履行,如劳动者在仲裁时效内要求用人单位按法定标准补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379.html -
了解详情
待遇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14.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能否一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为减少当事人讼累,因生产 关系。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还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后双方就退休前的事宜发生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从该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之日起计算。21.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170.html -
了解详情
李延年未在法定期间内至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标志其已放弃申请仲裁的权利。之后,李延年前往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以超过时效为由不予受理。根据最高 侵害而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并行使权利的事件是2003年11月25日委托进行伤残鉴定,而其于2003年12月申请仲裁,因此其工伤仲裁请求权并未超过六十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5849.html -
了解详情
就“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争议,不属于法院审理范围。 三、关于2011年1月1日前劳动者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但因超过仲裁申请时效其申请或诉请被 提高,所以也不存在工伤赔偿标准明显低于侵权赔偿标准的问题。 五、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成员或雇员之间因劳务报酬等引发的纠纷是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88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只有在实际发生退休、失业、患病、工伤等法定事由时,才享有社会保险待遇的请求权,因此发生的纠纷才属于劳动争议。社会保险费是由国家强制用人单位(也包括 单位履行缴纳义务,那必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第二,按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往往存在时效问题。在仲裁和诉讼中往往以劳动者超过了一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933.html -
了解详情
标的缴纳诉讼费用,即将此案视为普通民事诉讼。另外,关于该类案件的时效问题,仲裁机构按照劳动争议的时效确定,法院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按照普通民事诉讼时效, 的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如案例12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认为该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案例13中社保局作出裁决;一种看法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98.html -
了解详情
甲公司没有盖章。事后双方也没有申请工伤认定。此后,李某伤害便再无人再津,于是李某便走上了漫长的索赔路。 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和第一次诉讼 2004 劳动关系,而与乙公司无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定甲乙两公司与李某均不存在劳动关系。裁定下达后,李某没有在法定时效内提起诉讼。 2004年11月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3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