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限行为 。如甲以为乙要实施抢夺行为而为其提供了犯罪工具,结果乙却实施了抢劫行为。乙的 行为构成了过限。 (四)以实行犯实施过限行为时主观犯意的不同, 内与乙共同成立非法拘禁罪,乙因使 用暴力致丙死亡而使行为性质转化而成立故意杀人罪。两人均成立共同犯罪,如被认定 为主犯,则有可能在各自成立的犯罪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5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显然出于流氓动机或寻衅滋事故意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行为、故意杀人行为和抢劫行为,上述论者又认为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论处.其理由是:寻衅滋事 罪等罪名的犯罪标准的危害行为.寻衅滋事罪的最高法定刑是五年有期徒刑;而故意伤害罪中致人重伤的最高法定刑是十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种和刑度;宣告刑是指司法机关在审判具体案件后,对某一具体犯罪所宣告的刑罚。例如,犯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因情节较轻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这8年就是 并不是为了取得财物,因此并不符合抢劫罪的特征,但法律规定就按照抢劫罪来论处,是一种准抢劫,是法律的拟制。在拟制的情况下,是可以和被拟制的犯罪作同样的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6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为转化犯,对行为人径直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即可。 4.犯罪性质发生转化,是基于行为人实施了特定的行为,特定的行为表现为后一犯罪(转化罪)的部分构成 第263条的规定即可; 如果说立法用意在于只要携带了凶器进行抢夺其性质便是抢劫,则无视抢劫罪本质特征,混淆了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须知,抢劫罪与抢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4.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是否一定成立结果加重犯则同样存在疑问。如行为人在实施抢劫之前就预谋抢劫后灭口实施故意杀人,死亡结果也可以包括在行为人预期发生重结果的内容之中,但 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91.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者的本意看,《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中并不包括抢劫 *** 、弹药、爆炸物罪8.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不能成立,是因为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 绑架罪处理,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不处罚的话,又有悖于罪刑相适应原则;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同样会出现不同年龄的人实施同种行为定不同罪名的矛盾现象。因此,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76.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数罪并罚,因为行为人基于杀人的故意,实施杀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后又基于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故意,实施了抢劫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且这两个 因为人一旦死亡,对财物的占有也就同时消失,被害者生前占有的财物,在其死后实际上不属于任何人占有,即成为脱离占有物。行为人杀害被害人之后才产生占有财物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8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为转化犯,对行为人径直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即可。 4.犯罪性质发生转化,是基于行为人实施了特定的行为,特定的行为表现为后一犯罪(转化罪)的部分构成 第263条的规定即可; 如果说立法用意在于只要携带了凶器进行抢夺其性质便是抢劫,则无视抢劫罪本质特征,混淆了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须知,抢劫罪与抢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6.html -
了解详情
之所以认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以及盗窃、抢夺危险物质罪、抢劫危险物质罪属于准抽象危险犯,是因为相关刑法分则条文中危害公共安全要素的实际 中止,从而应当予以免除处罚,而不是认定行为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或者预备。所以,应当承认形成危险状态后行为人主动消除危险以避免实害的,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428.html -
了解详情
求进入一个共同的语境。(32)例如,只有我们能够将某个行为称为杀人行为、强奸行为或者抢劫行为,我们才能够与该行为(评价客体)发生关联,继而作出规范评价。甚至可以说 杀人罪;第247条规定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等。因为转化犯成立后,仅按照一罪定罪处罚,这便说明它的危害行为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2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