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加入WTO后各类知识产权管理、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对象一直呈急剧增长态势[ii]。 表1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知识 稳健运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作出了有益贡献。十年间,中国向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申诉案件共计8件,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他成员方提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74.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问题实际上成为民诉法修订的最热点的问题之一。 (二)关于立案 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程序,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之后,首先要进行审查,受理之后再给 调解作用很大,纠纷可能90%是人民调解解决的,其次是行政机关调解。现在有些地方提出的诉调对接,人民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对于人民调解所达成的和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4.html -
了解详情
成本、便于行政案件的执行等作用。因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在调解时应坚持:自愿原则,当事人完全自愿,不能违背当事人的意志进行调解,杜绝以压促调等做法。 为赢得诉讼,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财力,而诉讼周期的延长及上诉、申诉比例的上升,又增加了国家司法资源的消耗,导致双重的高成本。调解制度的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27.html -
了解详情
来解决私法问题的效果。”[14]既然是引用民法的概括条款,就说明它仍然属于民事诉讼而无须引用宪法(当判决既可以引用上位法又可以引用下位法时, 案件,……最近几年每年大约要审理 3000个案件,97%是个人申诉,绝大部分是针对行政法规和司法判决的,很少有向成文法律的合宪性挑战的。”[42]说明德国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75.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实践中存在的裁判尺度不统一问题,全面提升民事审判权威;努力提高一、二审案件裁判质量,降低上诉、申请再审、申诉上访的比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 ,或者劳动者以实际行为表明接受所代签劳动合同内容,如果劳动合同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当事人王张劳动合同无效的,不应予以支持。 用人单位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836.html -
了解详情
其历史的必然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强制执行案件都被视为民事诉讼案件,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行政判决、裁定以及仲裁裁决、公证证明和 下的系统管理体系,促使下级执行实施机构加大执行力度,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要建立下级执行实施机构的申诉制度,和上级执行实施机构的调解和裁决执行实施争议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182.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劳动行政部门、税务机构的法定职责,故由此产生的争议属于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范围。三是此类案件难以执行。除了多数企业无执行能力导致执行难外,此类案件 的支付金额,职工个人也应承担一定不利后果。第二种意见认为,按照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规定,审查是否超过时效。如超过时效,一律驳回请求。与会人员倾向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527.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初查权统一的局面被打破。根据《分工通知》的规定,监所检察部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都可以行使初查权。而且《分工通知》第4条还规定:人民 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是统一由侦查监督部门行使,但对直接受理的自侦案件的初查及立案监督,控告申诉部门、侦查监督和公诉部门都拥有监督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内设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34.html -
了解详情
的干预。另一方面,即使一方当事人在上诉期间不上诉,在裁判生效后又向检察院申诉引起抗诉的,笔者认为这种舍弃上诉、寻求抗诉的做法仍是不妥的。因为如果 中曾对此作了批复,即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提出抗诉的,无论是同级人民法院再审,还是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凡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
,主动放弃不正当要求,最终达到互谅互让的目的。如被指令再审的某国土局申诉某林管局行政违法案,原判前者收回闲置土地程序违法并赔偿后者土建工程损失68万元,已被 请他们做当事人的思想转化工作更为有效。 5、抓住当事人的心理特点调,对症下药。每一个案件当事人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质。调解实践中,我们通过望问闻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