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期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适用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除斥期间从民事权利或民事行为成立时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 表明权利人的权利目的能否实现已受到了严重威胁,此时若权利人仍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保护,说明权利人主观上怠于行使司法保护请求权。因此,权利人主张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1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有效时间。法律对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复杂性,诉讼时效问题有时成为司法实践的难点,下面就 上已不希望法院依法保护其实体权利,那么再使之发生起诉的法律后果,产生时效中断效力,就显得毫无意义。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类似情况像起诉不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6.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当事人的申请。 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结婚 (一)》第十一条。 婚姻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一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一)》第十二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748.html -
了解详情
年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第199条规定,不作为请求权和排除妨碍请求权的时效期间始于请求权人获知存在请求权和违反行为,这样足以保护其免于突如其来的权利损失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总则第十三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而关于民事诉讼执行和解制度的具体规定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一方面延长申请执行的期限,另一方面将申请执行期限与诉讼时效制度统一起来,规定申请执行期限适用民法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制度,并将执行和解作为中断的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56.html -
了解详情
顺延当事人的起诉期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延长制度比较接近于民事诉讼时效中止制度。但行政诉讼中不存在起诉期限中断的规定,虽然《若干问题的 提出控告或者要求保护自己的权利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单纯的权利主张就可以引起时效中断,那么行政诉讼中的起诉期限规则就很难起到及时解决、终止行政纠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51.html -
了解详情
事项:1、案件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管辖;2、起诉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及其相关规定;3、诉讼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4、与案件有关的法律规定;5、委托人已 时,应重点审查如下内容:(一)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二)有无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或延长的事由。对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如有采取补救措施的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579.html -
了解详情
将劳动争议发生日界定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侵害日,也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这样也便于当事人对我国整体时效制度的了解与掌握。劳动争议有别与一般的民事争议 从劳动争议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同时,对是否适用中断、中止及其适用中断、中止的情形做出明确规定。创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劳动仲裁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32.html -
了解详情
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 1999年毕业于武汉中南政法学院,当年通过国家律师资格考试,现执业于河北树仁律师事务所,执业证号:030400117739,曾成功代理大量的刑事、民事、经济类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9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效益原则的要求。司法实践中出现行政纠纷与民事纠纷并存时,通常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行政诉讼先行,民事诉讼中止。根据行政诉讼的结果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 时效期限为2年,对涉及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等四种情况,诉讼时效期限为1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