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享有求偿权。 10、起诉期限不同。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非常宽松的起诉期限,诉讼时效限制的只是胜诉权而不是起诉权。行政管理活动的时效性 批划宅基地过程中的乱收费行为,就不应作为民事案件处理。 第二、如何确定各自的诉讼当事人。诉讼当事人是指因发生民事或行政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8.html -
了解详情
十二条规定被告有权提出反诉。这是法律赋予被告在民事诉讼中与原告的起诉权相对应的一种诉讼权利。如何对反诉制度的理解,把握反诉成立的条件、反诉的特征 可依法适用拘传的有关规定。7、反诉受理后,如反诉被告提出诉讼时效问题,应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时效的有关规定。8、宣判前,反诉原告申请撤回反诉,是否准许,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96.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纵观我国民事诉讼再审制度,长期受实体公正和客观真实价值观念的影响,过分强调实事求是,有错 在大陆法系国家,近几十年的审判实践表明,基于对提高诉讼时效、降低诉讼成本以及防止当事人拖延诉讼的需要,许多国家加强了对程序的控制,以便尽可能通过一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72.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由国库承担。(5)《法国旧民事诉讼法典》第131条规定,具有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当事人之间,不管诉讼结局如何,诉讼费用各自承担。对此,《法典》不再 等,并且附有特定的材料,尤其是有关专门规章规定的收入的申报。申请具有中断诉讼时效的作用。 办事处在决定是否给予援助之前,可以收集、了解有关申请人经济状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3.html -
了解详情
四十三条第二款对新证据的种类进行了界定,根据界定的范围可确定是否为新证据。但是,不组织质证如何知道该证据是否为举证期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又怎么知道 对诉讼时效证据因疏忽大意未如期举证,将直接导致其失去债权或承担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且无法补救。在离婚案件中,被告一方未能在举证期限内提出感情尚未破裂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22.html -
了解详情
划分代表人诉讼类型的标准。从立法中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典采纳了旧实体法说。)将来如何,是继续沿用旧说,还是以新说取而代之,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一 将上述两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对话机制的缺失:当事人在提交起诉状之时就需要确定权利的主张方式,在随后的审前准备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7.html -
了解详情
做法往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近年来,虽然民事诉讼法学界已经认识到诉讼标的问题的重要性,并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如何将诉讼标的的理论研究与我国的立法和司法活动 所引发的问题,例如,原告以其中之一请求权起诉但因诉讼时效届满而被驳回时,能否以另一请求权为根据再次提起诉讼?或者一项请求权因无理由而被法院驳回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虽然都是保护民事权利的程序,但民事诉讼侧重于确定民事权利是否存在,可以将其称为确定民事权利的程序;而强制执行则侧重于在事实上实现民事权利,可以将其称为 基本原则、执行管辖制度的完善、执行依据是否应进一步扩大范围、申请执行期限与诉讼时效的关系,以及执行和解、执行担保、执行程序的暂缓、中止与终结、委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46.html -
了解详情
能满足其存在的条件而丧失,无论实体权利,还是程序权利。民事实体权利失权最典型的例子是诉讼时效制度。既然如此,以诉讼权利与实体权利联系的密切程度推论诉讼权利无 的、不确定的时限规定作为举证行为违法的界限。虽然笔者坚持举证时限,但认为举证时限的规制应该放在一审准备程序这一阶段,而非在整个民事诉讼中加以普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46.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之实务考察 在立法层面,涉嫌合同诈骗案件应当如何处理,规定相当复杂。除《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外,1998年4月29日 终结,刑案久侦不破或者久审不结,导致相应的民事权益无法得到保护,甚至超过民事诉讼时效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4} 其三,先刑后民客观上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0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