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审达成和解时一审判决和效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当事人在二审中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 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07页。[8]邵俊武:《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原则的再认识》,《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第12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4.html -
了解详情
三个要件,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一是须经各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包括参与诉讼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此规定为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当事人一致同意 ,发布时间:2003-10-24.[14]参见拙文,《浅谈民事诉讼调解协议的效力》,中国法院网,//www.chinacourt.org,发布时间: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97.html -
了解详情
[⑤]转引自何海波。行政诉讼撤诉考[J].中外法学。2001(2)。[⑥]在国外诉讼阶段的和解是在法院的监督下进行的,和解如果不合理或者不合法, 法学。2002(5)。[[15]]宁杰、张传军。论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之完善[A].曹建明。程序公正与诉讼制度改革[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60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4.html -
了解详情
来证明案件事实,这与其提高审判效率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另外,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作为争议解决方式,大部分都存在着一方当事人考虑通过让步来达到尽快解决纠纷目的的 手段,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为了更好的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实现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法律价值地位,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827.html -
了解详情
事不再理原则源于罗马法中的一案不二讼(bisdeeademrenesitactio)制度,指法院对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不得重复审理。[3]从含义我们可知,一事不再理原则 诉讼过程中自行协商的和解,都存在一个共性,即:影响诉讼请求的实现。一般地,在民事诉讼调解与和解过程中,原被告之间会在一定程度上作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480.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如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调阅审判卷宗、询问等权力。其中, 检察机关要注重取证的真实性。总之, 监察机关的调查权需要依据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案件的实际现状进行完善, 以便提高司法效率。 (三) 赋予检察机关部分起诉权 检察权是国家为了制约其他部门的职权而设立的, 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164.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如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调阅审判卷宗、询问等权力。其中, 检察机关要注重取证的真实性。总之, 监察机关的调查权需要依据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案件的实际现状进行完善, 以便提高司法效率。 (三) 赋予检察机关部分起诉权 检察权是国家为了制约其他部门的职权而设立的, 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319.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如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调阅审判卷宗、询问等权力。其中, 检察机关要注重取证的真实性。总之, 监察机关的调查权需要依据我国民事诉讼调解案件的实际现状进行完善, 以便提高司法效率。 (三) 赋予检察机关部分起诉权 检察权是国家为了制约其他部门的职权而设立的, 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8573.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时,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如何审理,更是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如果公诉案件 检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94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权利义务 36. 为提高庭审效率,建议在开庭前将《民事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举证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通知书 ,而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117. 如上诉人为原审原告,其增加或变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3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