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九)受益者及使用者付费制度 这与污染者付费一样,是环境责任原则的具体落实。环境基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对受益者和使用者适度 《环境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 详见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第一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 见陈慈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52.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对双方的过错均不予考虑?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26]由此必然引起制度设计层面上的分歧。事实上,如果不考虑受害方的过错,则不仅与无过错 的保证金预备措施;同时,该法还规定了提供保证金预备的途径。参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环境责任法》第19条。 [33] 陈慈阳:《环境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49.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1989年,存在着未能反映自十四大以来的一些重大 势在必行。 (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重视不足 《环境保护法》囿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从基本原则、制度到法律责任等,皆偏重于污染防治。关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15.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我国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法律实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刑事责任。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 政府甚至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充当保护伞。 三是制度型环保法律责任缺失。大部分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缺少严格的环境执法权限,且运转经费稀少,财政不能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47.html -
了解详情
持续的未来:浙江安徽两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载《环境经济杂志》2006年第10期。 [6].王清军、蔡守秋:《生态 》,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16] 李启家:《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载中国环境法网站,//www.riel.whu.edu.cn/show.asp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46.html -
了解详情
结构,主要包括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和社会制度。 传统的法学分析框架主要是制度分析,日本学者棚濑孝雄对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分析和阐述时所使用的是 技术等方面支持公民运用司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和社会整体的环境利益。 (三)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 针对现阶段我国政府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高速经济发展而忽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40.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问题的理论存在空白和极大争议。目前的理论研究不能适应当前生态损害责任承担和生态补偿的实践,不能为立法和政策提供论证和分析的基础。 咨询公司的经济学家.欧洲委员会环境总理事会为了环境责任目的关于自然资源损害的价值和恢复研究. [21]杨从明.浅论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及原理[J].林业与社会2005(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55.html -
了解详情
物力和财力,使司法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起到诉讼经济的作用。[13] 二、 在我国确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进步以及生活中频发的生态事故, 孟、王妙婷:《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立法探析》,载《2006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8、杨继:《公司环境责任之再思考》,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16.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生活中却值得深究,尤其是如果被利用为那些只提权利而不见责任的所谓环境制度的理论基础则大不可取。因为这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4,第42卷第122页 [11].蔡守秋.《论环境权》[J],郑州大学学报,2002(2). [12].[日]原田尚彦:《日本环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12.html -
了解详情
这也是造成我国环保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在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虽实行了公众参与机制,但广度、深度不够,且多数由公众积极 提起诉讼,为公众参与权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3.6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监督机制和法律责任制度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决策者提供依据,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5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