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仅在执行期限上未作限制,并没有体现出假释的特殊。 另外,刑法规定对于累犯以及 在有条件的城市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加快假释犯与社会的沟通融合。 另外,鉴于目前监外执行罪犯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工作脱节现象,建议在假释考察期内实行保证金制度与担保人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70.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是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或有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批准监外执行的罪犯以及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或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且正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的 决定机关才能作出变更,部分或者全部撤消社区矫正的决定文书。另一方面,在矫正期限届满之前,如果证实了犯罪人遵守了所要求懂得条件和义务,似乎没有必要继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53.html -
了解详情
吗?王先生的问题,涉及到刑事诉讼法中诸多专业名词如:取保候审,监外执行,保证人等。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辩护实务中律师们常用的一个措施,当事人不但不用 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后,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仍然决定其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连续计算。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案例:有的犯罪嫌疑人按罪本应判处有期徒刑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2893.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审查批准逮捕和决定逮捕以及延长羁押期限的审查批准,都是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也应当由侦查监督 执行监督作了重大改革。刑事诉讼法第255、256条规定: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意见的,应当将书面意见的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893.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批准机关应当将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通知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认为对罪犯适用暂予 的; (八)有违反监规纪律的其他行为的。 依照前款规定对罪犯实行禁闭的期限为七天至十五天。 罪犯在服刑期间有第一款所列行为,构成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495.html -
了解详情
对这两种强制措施规定了相同的适用条件。考虑到监视居住的特点和实际执行情况,将监视居住定位于减少羁押的替代措施,并规定与取保候审不同的适用条件 的监督。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监狱、看守所提出减刑、假释建议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意见的,应当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批准机关提出书面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960.html -
了解详情
各类法律文书的复印件。此外,司法所也通过原判法院获取有关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文书;通过区县检察院获取相关复印件;通过区县公安分局获取所批准的 向法定部门提出司法奖惩建议。 罪犯对日常奖惩结果存在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复议。 7.测试与评估管理 对于社区服刑罪犯的矫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23.html -
了解详情
资源。现代刑罚建立在教育刑理论的基础上,而在监狱中的服刑罪犯通过一定期限的服刑后,有可能已经减少或消除了人身危险性,如果继续服刑,则刑罚失去 而不能无条件地放宽减刑标准。我国《监狱、劳改队管教细则》明确规定:保外就医和监外执行的罪犯 ,由罪犯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负责监督考察。 如何确定罪犯的有无悔改或立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67.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 、行刑三个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可阐释为:人民法院在审理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和判处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等非监禁刑案件以及判处有期徒刑、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对于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方式由抗诉改为提出纠正意见,直接影响了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其三,对二审阶段羁押期限的规定不明确,造成二审超期 制定《看守所检察工作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完善监督程序,规范监督方式;在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的有关立法中,应将一些弹性监督条款改为刚性规范,制定一部统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