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法条在具体规定上还是存在行为对象上的差异。第271 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其犯罪对象限于本单位财物,而382 条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并无此限定。 刑法第272 条第2 款的援引转致,客观上使得挪用公款罪的归个人使用被扩大化。对此,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 ______________ 注释: 〔1〕据掌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5.html -
了解详情
两法条在具体规定上还是存在行为对象上的差异。第271 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其犯罪对象限于本单位财物,而382 条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并无此限定。 刑法第272 条第2 款的援引转致,客观上使得挪用公款罪的归个人使用被扩大化。对此,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 ______________ 注释: 〔1〕据掌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9.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历来的刑法规定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看,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对公款是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还是暂时挪用,两者主体范围应当一致;刑法第384 个人使用”,实际上是把私有公司、企业等同于个人,这种规定与我国市场主体立法的内容十分不符,与刑法关于单位犯罪主体中包括私有公司、企业的规定也极为不协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6.html -
了解详情
初衷相违背。第一,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人员,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受国有单位 万元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因而二审改判为职务侵占罪。[46] 对于存款的占有,存在银行占有说与存款名义人占有说的对立。[47]不论采取银行占有说还是存款名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204.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财产 10 万元,那么甲某的贪污数额就是七万元。我们认为无论是三分法还是二分法都是有违刑法规定的立法原意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 ,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以行政处分。 1997 年刑法把贪污罪的犯罪数额起点提高到五千元,同时刑法第 383 条第 1 款规定:个人贪污数额不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430.html -
了解详情
的改制后公司占有、使用的,一般也应认定为贪污罪。有分歧的是上对述犯罪的形态,即是犯罪既遂还是犯罪未遂,刑事理论界和实务界观点不一,主要有失控 行为人在资产评估时隐匿企业的应收账款等债权,并由个人实际控制,择机再实现债权。对此,有观点认为债权属于民法上的请求权,实现债权有赖于债务人履行债务,所以仅仅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0.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人员都只能算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应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且关键在于这类人员依法可以成为贪污罪的犯罪主体,但不能 事务的职能机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看,代表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机构主要还是国家机关。 关于国家机关的范围,对这一问题刑法学界存在争论,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55.html -
了解详情
正在讨论 的侵占罪无论在主体还是行为方式以及处刑轻重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当时侵占罪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罪。虽然如此,当此罪名出现 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范围,我们首先可以确定,不符合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属于新刑法第30条所规定的单位犯罪的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些企业的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180.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罪定罪处罚。显然,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针对的是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的非法经营支付结算业务,而不是相关交易的虚假性。进言之,只要没有 名义贷出,而后与外部人员共同予以非法占有。笔者认为,对此应当以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追究银行信贷员和外部人员的责任,而不认定为贷款诈骗罪或票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59.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给国有公司、企业 前“未还”的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已还”的就不以犯罪论处,这种情形究竟应当认定为挪用公款罪还是贪污罪呢?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的不足,必然引起理解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7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