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获得发展,因此,在这一时期研究中国宪法学以及中国宪法学说,需要结合全球化的背景来思考。尽管从应然形态上,以西方宪法文化为基础 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4]戴清亮,李良瑜,荣民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71.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宪法、比较宪法、西方议会政府、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以及国际法等等课程, 都放在大学法律系里讲授,这些课程并没有取消。尽管如此,政治学却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科学 )政治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而学问的研究和发展则更需一种包容自由的社会环境。要保证理性的自由思考和独立批判的精神,权力不要过分干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580.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其他各章则视材料的具体情形而各有损益。杨氏中国法律史研究的第二部重要著作是《中国法律思想史》。这部书不但在时间上较为晚出,在写法上 实现共产主义服务。[38]在新的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中,法律史占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严格地说,法律史由四个不同科目组成,即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和外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1.html -
了解详情
即中国的法律文化传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国法治社会的模式、思考中国的法治之路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民间法;既要反映主流法文化,也要反映非主流法文化。同时,要把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和制度史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上述措施,无论在思想层面上还是制度层面上,尽可能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88.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积极探索,值得肯定。作为法律人,笔者对这一经验现象的理论解读将从和谐司法的古典背景与现代传承、恢复性司法、以及中国新司法框架下的法官标准三个 实际上已经带有共和主义理论色彩。高教授的研究基本廓清了政治宪政主义在政治思想史脉络中的地位与功能问题,这对于我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起着很大的引领作用。 青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07.html -
了解详情
,或一种传说而已{9}(p10、p3)等结论。梁启超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杨鸿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和《中国法律发达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解释》,《中国法学》1993年第4期和李明德:《中国法律起源的新探索》,《法学研究》1993年第5期,该文完整版亦可参见蒲坚:《中国法制通史(夏商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498.html -
了解详情
的的奠基性著作,而且把马克思主义贯彻到西方和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中,为形成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学派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 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载朱景文:《跨越国境的思考:法理学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218页。 [8] 参见孙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53.html -
了解详情
应该为将来突破50岁现象提供哪些最为基本的可能条件?这些问题或许就应该进入我们思考视野,但是在本文中,笔者还仅仅想就第一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而 都围绕着西方社会的法治经验与知识转,中国因素几乎消失,只在法制史、法律思想史领域留有空间,而且即使在中国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中,也以西方的概念和思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28.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马洪的《犯罪侦查的信息方法初探》和刘茂林的《宪法中有关问题的系统论思考》等。而有的论文就直接将三论作为标题,如1985年第4期的《法学季刊》就 ,接下来就被刚复刊的《法学研究》录用(1982年第2期)。 记者:听你们那一届的同学讲,武树臣当时参与了张国华老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课题,姜明安、李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96.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个空间意象。换言之,包括晚近三十年法制建设在内的百年法律史和法律思想史,仍然无法不在中国与西方这种二元体系中行进。转用卡尔施密特上帝离群索居, 《法律哲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95以下,引文见页97-98。 [16] 例如,如论者所言,从1945年到1978年,中国法律的主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