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就教唆自杀而言,姑且不论被教唆者没有接受教唆(教唆失败)的场合,教唆者不构成犯罪;即便教唆者的教唆行为引起了对方的自杀决意,甚至已进行了自杀的预备行为, 基于自己的自主决定。相反应当认为,是姚定荣利用了被害人主观上的认识错误,假借被害人之手,优越地支配了成乃章死亡的因果进程,所以,被告人姚定荣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29.html -
了解详情
以单位名义实施金融诈骗,非法所得大部分由其个人占有或挥霍,实质上是假借单位之名行个人犯罪之实,反映了其手段之隐弊狡诈,主观恶性之卑劣深厚, ,则处理时应将人身罚和财产罚予以折抵。行政处罚法28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60.html -
了解详情
至今尚无任一法律文件将非法传销认定为投机倒把。 从公安机关的执法依据来看,如果非法传销涉嫌构成犯罪,公安部门可以根据《刑事 诉讼法》的规定行使职权;但对于尚未构成犯罪 人头做其下线,投入资金的回收也越无望。这种方式不是在销售产品或只是假借 产品销售之名而销售的产品是质次价高的。目前,各国都将这两种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89.html -
了解详情
,较之口头形式,更容易做到准确无误,因而更容易对下级检察官进行指导,防止下级检察官假借上级的名义办案,从而可以有效地对下级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监督制约。同时 进行审查。通过对案卷和有关材料的审查,如果法院认为被不起诉人的行为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建议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如果建议不被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0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而且有助于准确界定第一款与第三款的关系,正确把握特别防卫权的构成要件。 二、特别防卫的主观要件 第二十条第三款没有专门规定特别防卫权行使 无法收集到证明被告人是特别防卫的证据而作疑案处理,必然使一些不法分子假借特别防卫实施犯罪脱逃法网。 特别防卫权举证责任问题的提出,表明我国刑法在规定特别防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70.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司法丑态怎会是社会正气的表现呢? 贺教授也不是不屑群众提供犯罪线索和证据,而是不赞同当局假借群众之名提供线索和证据,换作在打黑程序中,律师被自己 不能以犯罪处罚,但是,在重庆打黑的运动式执法中,那些犯错和违法而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注定要被治罪。这样的社会是否健康,这样的民众自由是否还有自由可言,想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465.html -
了解详情
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刑法》第14条第1款又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只有放置一张照片和一把手枪,但正是由于该行为才引起了最终的犯罪结果,教唆者出此下策也是为了假借他人之手达到将他人杀死的目的,因此其主观上肯定存有杀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509.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为自已谋利,收到的款物都交于本人;而诈骗犯罪是假借为被代理人谋利实际上为已。二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五十四条第二款 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案件中,经常出现在刑事案件尚未最终审结、甚至还处于侦查阶段,或者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将嫌疑人有关的口供和其他证人证言提交给法院用以证明民事纠纷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70.html -
了解详情
室副主任黄健民介绍,找到能办此事的该院质量审核部副部长罗锦华。记者假借某公司的名义向罗锦华提出购买报告单。经讨价还价,罗锦华同意以2.5万元 非法买卖国家机关公文,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也有学者认为,记者暗访不应当构成犯罪,区别在于动机,记者暗访不是为了私利,而是揭露社会阴暗面。这种以所谓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19.html -
了解详情
) 但相比于法益侵害说, 社会伦理规范毕竟有不明确的缺陷, 这使个人意志有假借社会公意从而使法成为压迫工具的可能; 另外, 到底是法规范隐藏于生活利益的背后, 13条但书和分则条文表明刑法对构成犯罪量的程度作出了规定。但书规定是在犯罪概念范畴下对第13条前半段入罪规定的补充界定, 性质上可解读为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