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长期关注并研究中国物权与股权制度,本文拟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公司解散与清算制度中的若干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就教于大方。 一、公司解散 的,法院不予受理的限制性条件则显然在公司法中无法找到充分的根据。事实上,多数公司僵局的形成或股东严重冲突的产生就是因为股东的知情权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69.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提交其行使股东权利解决纠纷或自行协商未果的证据。(3)原告应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是一个股东,也可以数个股东合计持有10% 变更公司决议等。尽量发挥股东退出机制的作用,让股东离散而非公司解散,给一方股东一定的宽限期以合理价格转让股份给对方;或者允许异议股东要求对方回购股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55.html -
了解详情
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提供司法救济,但是这项法律赋予股东的权利,不能滥用。公司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主要主体,涉及的并不仅仅是股东之间的个人利益,更包括 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股东诉请公司解散的法定条件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922.html -
了解详情
结束并办理注销后终止的反思 1.工商登记与主体资格关系检讨 将注销工商登记作为公司终止的条件与标志之一,无疑受到法人拟制说的极大影响。法人拟制说将法人 方式而倾向于采取公告通知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债权人通过阅读公告而知悉公司解散事实并申报债权而获得清偿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 第二,债权债务本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5.html -
了解详情
稳定社会秩序。 关于清算制度,我国立法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公司解散后,清算程序的起动上存在漏洞。2、对于清算人的身份如何清算规定不 ,法院介入终止法人资格的程序也应统一设计,弥补现有立法的不足。 (一)提起裁决解散、清算程序的主体条件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人终止的原因中有一兜底条款,即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58.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成本问题和信息问题对市场主体的行为影响甚大。 2营业执照吊销后公司清算问题的困境分析成本收益分析 2.1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借助 强化不清算的责任负担,增加违法成本根据《公司法解释二》第18条的规定,公司解散后,怠于履行职责的清算义务人将承担民事责任。此处的民事责任包括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3689.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成本问题和信息问题对市场主体的行为影响甚大。 2营业执照吊销后公司清算问题的困境分析成本收益分析 2.1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借助 强化不清算的责任负担,增加违法成本根据《公司法解释二》第18条的规定,公司解散后,怠于履行职责的清算义务人将承担民事责任。此处的民事责任包括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8431.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成本问题和信息问题对市场主体的行为影响甚大。 2营业执照吊销后公司清算问题的困境分析———成本收益分析 2.1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需要借助 不清算的责任负担,增加违法成本根据《公司法解释二》第18条的规定,公司解散后,怠于履行职责的清算义务人将承担民事责任。此处的民事责任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7457.html -
了解详情
事由出现时。但在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使公司继续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解散。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经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或者股份 某种情况的出现,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公司法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有: (一) 主管机关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839.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谈判等方式之外,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于股东权益的保障,在司法解散制度之外,亦设置了其他救济方法。“穷尽”必须有书面证据,即何时用何方法 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因此,救济方式穷尽性是审查适用本条规定的实质标准。 股东请求公司解散之诉乃变更之诉,即改变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4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