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条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关于证据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被告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做出 诉讼时效因权利主体主张权利而发生中断。行政诉讼法并没有作诉讼时效的规定,而只是规定了当事人的起诉期限,且是除斥期间,不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而中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30.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定起诉期限以外,很可能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以超出诉讼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则被侵害人合法享有的权益被随意剥夺,却得不到救济和 予以解决。具体说,如果行政许可合法,判决维持,那么受害人的行政官司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因为根据现行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裁判只有维持、撤销、改判、确认、重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70.html -
了解详情
与可撤销行政行为相分离,主要是基于两者在诉讼程序上的差异。因为无效行政行为不受争讼时效的限制,相对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向有权机关提出确认无效的 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第1条又规定:“根据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2.html -
了解详情
所要承担的败诉风险,又称为败诉风险责任、客观的举证责任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均在该两种意义上使用了举证 1、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2、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3、当被告行政机关与原告之间因起诉时效问题发生争议时,认为原告方起诉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15.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展开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参照规章的问题及如何对待规章以下行政规范冲突的问题。比如行政诉讼中的规范是不是法源,能否作为具体行政行为和司法裁判的依据 起算点也不一样。因此,要进一步规范统一,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参照《民法通则》关于时效的规定来进行修改,即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第三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3.html -
了解详情
在行政诉讼之外,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是适格行政诉讼的主体。理由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三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而一旦另行申请劳动仲裁,当事人又会面临时效的问题。因此,笔者对司法实践的这种通行做法并不认同。 首先,劳动争议仲裁与一般民事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63.html -
了解详情
既可实现公益诉讼之立法目的,又可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程序相衔接,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行政诉讼手段来促使法定的机关积极作为,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 条件外,还需向人民法院同时提供已履行上述前置程序的相关证据。 4.3.2 关于诉讼时效的问题 诉讼时效制度本意在于督促利害关系人尽快行使权利,而民事公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7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关于行政诉讼是否适用时效中断制度,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实践中 不会出现从乡镇政府提出要求之日起再重新计算三个月诉讼时效的问题。 (四)行政诉讼时效也不会因行政相对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民法通则》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81.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必要将行为是否处于持续状态作为一个因素考虑进去,由此可见,对持续状态行政行为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作特别规定理由不充分。(2)现行法律并未对持续状态的 要求房管部门履行法定职责为请求提起行政诉讼。 五、关于不作为行政案件 (1)关于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审查是属程序审查还是实体审查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24.html -
了解详情
即民事合同纠纷,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或仲裁程序解决;行政合同纠纷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途径解决。明确两者法律适用上不同,确保正确适用法律。即在审理行政合同纠纷 主体之间显然是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故其无权提起行政诉讼。 三、关于起诉期限或诉讼时效的问题。起诉期限或诉讼时效直接涉及当事人权利遭到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