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证据时必须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即证据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证据是正确认识案件的基础,是正确定罪量刑的依据。侦查人员必须通过收集各种证据,将已经发生过 ,并及时加以固定。 1、严格依法。受贿案件的嫌疑人往往有着特殊的身份和较强的自尊心,甚至相对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分子,他们的心理素质更加脆弱。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47.html -
了解详情
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受贿案件讯问笔录的尾部制作较为简单,但也最容易被忽视,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尾部制作不够规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 心理上往往会有沾沾自喜的情绪,这时对犯罪嫌疑人的签字检查工作容易出现松懈,有的受贿人和行贿人很狡猾,利用侦查人员对笔录尾部一般不会认真检查的特点,故意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59.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开脱罪责。结果侦查机关往往由于无法认定二者的共同故意而无法对任何一方追究刑事责任,最多按党纪政纪处理了事。可见,办案人员希望仅仅通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 受贿积极出谋划策;帮助国家工作人员出面向行贿人索贿、受贿等。 应当明确的是,在认定此类共同受贿案件时,不能把客观上存在的整体性的共犯行为人为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日渐觉醒,以及新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较有控辩式色彩的审判模式的不断实践,对于程序法事实的证明问题必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受贿案件审判实践看,这个 审判外证据的合法性证明这个关乎证据可采性的问题,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之上。受贿证据合法性的证明问题,属于程序法事实证明责任的范畴。程序法事实争执与实体法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1.html -
了解详情
廉洁行为,包括那些与其职务行为无关的不廉洁行为,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贪污贿赂案发案率很高,从刑事政策角度,我们不宜选择打击面过大的公务人员廉洁制度作为该罪的法益,位于二者 哪个阶段,它都是对索取、期约和收受行为的表象。而且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受贿案件中,其故意心态都是与其所要表象的行为等事实要件同在。从这一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42.html -
了解详情
廉洁行为,包括那些与其职务行为无关的不廉洁行为,考虑到我国现阶段贪污贿赂案发案率很高,从刑事政策角度,我们不宜选择打击面过大的公务人员廉洁制度作为该罪的法益,位于二者 哪个阶段,它都是对索取、期约和收受行为的表象。而且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受贿案件中,其故意心态都是与其所要表象的行为等事实要件同在。从这一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41.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受贿人的共同故意不好认定、犯罪嫌疑人口供难以取得或反复翻供了。 (五)针对共同受贿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就搜查中发现的来历不明的财物信口雌黄的问题,首先应在立法上加强 《法学研究》2002年第一期。 5、《受贿罪研究》,参见陈兴良著:《刑事法判解》,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姜伟等人著:《共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15.html -
了解详情
历来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关注、探讨的热点、焦点。笔者从事刑事审判十余年,收集总结受贿案件中不以犯罪认定的判例,经整理、归纳,认为可分为三 其中用于工作开支11000元,下余160300元用于家庭开支、赌博。认定夏柏铭受贿160300元,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夏柏铭上诉提出收取现金系职务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4.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诉案件,必然涉及到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运用问题。就此,结合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公布的陈晓、徐德臣受贿一案,谈谈本人对此的拙见。一、基本 高峰值,即使经过为期两年的“严打”整治斗争使我国社会治安有了根本好转,但从案件绝对数来看,刑事犯罪仍然呈比较严重的势态。而作为公诉机关而言,由于司法机关进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1.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情况是否影响受贿罪的成立?实务中认识不一,甚至争议很大。 一般来说,受贿案件中,财物的去向问题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行为人收受财物后, 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 【注释】 [1]《辞海语词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