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当事人启动的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重新进行审判的诉讼 可以维护司法权威。三审终审制有利于我国建立判例制度和完善司法解释,最高法院可以在审判三审案件中来创制判例和司法解释,这样可以节省立法和司法资源;三审终审制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64.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 1、事后性。裁判在未宣判和未生效之前不得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2、法定性。提出再审的理由是法定的,凡不符合《刑事 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应处于中立地位,然而人民法院凭决定再审权自行启动再审程序,使得人民法院难以保持中立地位。更何况,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之所以决定再审,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6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程序适用出现错误。有的案件,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直接指定某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但该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却不知晓,致上下级人民法院缺少必要地协调,进而致诉讼拖延,效率低下 的情形也部分存在。第五,少数审判人员缺乏深入学习研究,对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理论掌握的不够准确和透彻,致程序适用错误。第六,检察机关对按照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54.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程序适用出现错误。有的案件,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直接指定某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但该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却不知晓,致上下级人民法院缺少必要地协调,进而致诉讼拖延,效率低下 的情形也部分存在。第五,少数审判人员缺乏深入学习研究,对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理论掌握的不够准确和透彻,致程序适用错误。第六,检察机关对按照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3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征:1、事后性。裁判在未宣判和未生效之前不得提起审判监督程序。2、法定性。提出再审的理由是法定的,凡不符合《刑事诉讼法 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应处于中立地位,然而人民法院凭决定再审权自行启动再审程序,使得人民法院难以保持中立地位。更何况,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之所以决定再审,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81.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关规定并不相悖。应当属于一审辩护律师会见权在刑事审判后程序中的延伸。这一阶段律师会见权的内容应包括: 1.在上诉期间,一审辩护律师应当会见被告人, 慎重,准确无误。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目前所规定的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系统内部的自身监督程序,不但剥夺了被告人的辩护权,而且主要采取阅卷方法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02.html -
了解详情
一原则贯彻到刑事再审程序中,则表现为如何调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与裁判的公正性之间—,的冲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与审判监督制度之间是普遍性 实践中,法院常通过司法解释、答复等形式任意扩大自身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范围,却限制检察院抗诉的范围。前者如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调解书确有错误当事人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3.html -
了解详情
将案件提交给法院要求法院审理。对再审案件完全使用一审或二审程序也不完全妥当,因为再审中改判案件主要是因为提出了新的证据。在刑事案件中,因为新的 的财产秩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建立科学合理的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性。 四、关于三审终审程序设立的必要性问题 一般认为,我国采取两审终审目的在于使上诉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95.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申请,法院绝不能主动或者自行启动再审程 序,而只能被动的接受并审查控辩双方提出的再审申请。与此同时,在提出再审申请方面,检察机关与原审被告人应 的申请理由作出重新确定。应将刑事诉讼法就当事人申诉所规定的四项理由连同法院、检察机关据以提出审判监督程序的“确有错误” 理由,全部予以废弃,根据再审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922.html -
了解详情
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2001年3月公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案件的办案期限是六个月,重大复杂的 上不得延长期限。 五、各级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本院公诉、综合和检委会秘书部门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切实缩短案件上会讨论和文件寄送流转周期;要通过沟通协调、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3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