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在案件发回重审后,负责重新审判的下级法院需要在消除原来的程序错误的前提下,重新举行法庭审判程序。[27] 2.4 诉讼行为无效制度 刑事诉讼 的范围,证明要求相对较低。如在德国,“根据联邦法院的判例,了解在询问被告人过程中是否使用法律禁止的手段的,因为只涉及认定程序法的错误问题,所以可以自由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之上,为兼顾诉讼效率,二审法院应当在坚持全面审查原则的基础上,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进行重点审理。参照两高《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另外,为了贯彻刑事诉讼法关于发回重审不得超过一次的规定,我们认为,在案件发回重审以后,原审人民法院在没有新的补充查证的事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1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1979年通过1983年修订的《法院组织法》第33条也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3]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当代中国 后又被上诉、抗诉的,二审法院应当直接改判,不应再将案件发回重审。有关我国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的缺陷,请参见陈卫东、李奋飞:《刑事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0.html -
了解详情
探讨,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上诉不加刑;发回重审;改变罪名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刑事上诉制度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和提高审判质量而设立 回重审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司法实践中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发回重审的弊端越来越凸显,无论学界还是实务界取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47.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念十分强烈,绝大多数人对之持肯定态度。笔者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不应当允许检察机关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要求延期审理以进行补充侦查。理 发回重审一次,严禁多次发回重审的规定。第二,从举证责任(有的又称作证明责任)角度来说,刑事案件由公诉机关、自诉人承担举证责任,人民法院无收集、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77.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的中立,保证被告人人权,实现司法公正。因为“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要通过行使司法权保障刑罚权行使。”“国家放弃自己的义务不仅是一种放任的行为 原则的限制又不能直接加刑,就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名义将案件发回重审,因为原审法院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经过重新审判后当然可以加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925.html -
了解详情
有新的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一并提起公诉。 (四)废除发回重审制度,完善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诉,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对于 改变自己的错误存在很大难度;另一方面则无谓地增加了诉讼成本。实践中,有的案件发回重审后,因下级法院执意维持错误判决,检察机关不得不多次抗诉,最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法治国家,有关再审的申请都应有检察机构或原审被告人一方向法院提出,而法院在再审过程中充当权威的裁判者。在任何情况下,法院都不应在控辩双方未曾提起再审请求 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将案件发往与原审法院同级的另一法院重审,将"发回重审"理解为发回原审程序而非原审法院。 以上通过对中法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没有法律允许的特殊情况而不采取此项措施的,二审法院可以程序违法为由将案件发回重审;第二,给辩护人的准备时间不少于20天,以保证辩护人有较为充足的 合议庭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是人民法院贯彻好刑诉法,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重要课题。七、刑事二审审查标准的问题一审法院对二审的改判和发回重审决定往往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07.html -
了解详情
经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同意,可以向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意见: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 违反回避制度的 民事诉讼原告人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第一百七十条 代理律师在庭审过程中,可以根据案件情况从事下列工作: (一) 经委托人授权可以对本案合议庭组成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9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