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则可根据不同情况考虑判处无期甚至有期徒刑。五是坚持依法公正裁判原则。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法官先进行民事调解,对于被告人愿意赔偿,被害人不接受赔偿而坚决 死亡的关键情节,并积极履行全部或绝大部分民事赔偿,且得到被害方谅解的。 3.抢劫罪。(1)有多个抢劫罪加重情节,但未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后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20.html -
了解详情
2,则可根据不同情况考虑判处无期甚至有期徒刑。五是坚持依法公正裁判原则。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法官先进行民事调解,对于被告人愿意赔偿,被害人不接受赔偿而坚决 死亡的关键情节,并积极履行全部或绝大部分民事赔偿,且得到被害方谅解的。 3.抢劫罪。(1)有多个抢劫罪加重情节,但未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后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75.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传统刑事司法理论的困惑,特别是实践效果的不佳,西方学界开始探寻一种新的刑事冲突应对模式。此时,普遍存在于各国社会 (即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达成谅解以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⒂在这种观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5.html -
了解详情
的退让,换取被害人原本很难兑现的经济赔偿权,这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得以存在的现实合理性。 二、困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的利益失衡表现 让被害人利益、被告人 的问题。在西方国家,在调解中获得被害人谅解的犯罪人,并非因协议的履行而一放了事,而是根据犯罪人个人犯罪原因和身心条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职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55.html -
了解详情
表达内心的歉意,而被害人极有可能因此对被告人表示宽恕和谅解。(5)签订和解协议。被告人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在工作人员的主持下,签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内容 ,而且也使得建立在国家与被告人两造对抗基础上的传统刑事诉讼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给人们带来了些许困惑。这就需要法学研究者对主流诉讼理论进行反思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285.html -
了解详情
成本极高。因此,检察官面对一些轻微的刑事案件,常常在惩罚罪犯、保障人权和节约诉讼资源两个目标的选择中,陷入是否起诉的困惑。在司法实践地不断探索,理论界的 为了挽救儿子一条生命,老人家无暇顾及自己身上有血尿病,一心在为获取受害者家属的谅解书而真诚道歉和为了筹到100万而忙碌奔波。相信家里人对孙铭伟的关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78.html -
了解详情
而我国现行刑法对亲属之间即家庭不法侵害是否能正当防卫,并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造成了在正当防卫理论上的争论和实践中的困惑。当家庭这个本应饱含温馨和睦的空间 重要因素。关于这一点,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均有所体现,如: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家庭不法侵害除杀人和重伤外,司法机关大多作为自诉案件处理,采取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06.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责任。胡某与张某亲属达成刑事和解协议, 并支付张某在医院的抢救费用和经济损失7万元。鉴于受害人家属的谅解, 县法院依法判处胡某有期徒刑2年, 。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 矫正对象会面临适应社会的诸多困惑。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当针对矫正对象在适应社会过程中面临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 对社区矫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56.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责任。胡某与张某亲属达成刑事和解协议, 并支付张某在医院的抢救费用和经济损失7万元。鉴于受害人家属的谅解, 县法院依法判处胡某有期徒刑2年, 。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 矫正对象会面临适应社会的诸多困惑。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当针对矫正对象在适应社会过程中面临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 对社区矫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849.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实务界不能正确处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严格依法之间的关系,相当多的职务犯罪案件被忽视、被容忍、被谅解。[29]正如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在分析职务犯罪 2008年版,第20页。 [7]程新生:《公诉环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困惑及思考》,载http:///参考》(总第57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9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