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第1项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从该条规定的内容看 出现短于监禁刑的协调问题 有些是因为监禁期间精神或者身体出现不健康状况而保外就医,有的是因为表现尚好减刑所致。 对于终身监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40.html -
了解详情
款第1项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从该条规定的内容看 出现短于监禁刑的协调问题 有些是因为监禁期间精神或者身体出现不健康状况而保外就医,有的是因为表现尚好减刑所致。 对于终身监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29.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典不仅对战时造谣惑众罪适用死刑设置了情节特别严重的条件,而且还使用了可以判处死刑的选择性措辞。 通过把上述68个可适用死刑的罪名进行三个层次的 经常出现短于监禁刑的协调问题 有些是因为监禁期间精神或者身体出现不健康状况而保外就医,有的是因为表现尚好减刑所致。 对于终身监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以下三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24.html -
了解详情
至于执行阶段的程序性裁判,我们可以刑事诉讼中执行的变更为例进行解释。一般说来,负责执行监禁刑的监狱部门遇有犯罪人符合减刑、假释或者保外就医等条件的,一般会 。这就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司法权的范围究竟有哪些?警察权、检察权是司法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警察权、检察权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权力?讨论司法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1.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应该认可刑罚的多元。H死刑的可替代性1500万和牢狱之灾可能会被保外就医或者大幅度减刑都只是人们的猜测,实际上,这个案件的执行者并不太可能“冒天下之 的行为与其说是组织、领导,倒不如说是包庇、纵容,包庇杀人犯的人终究是不可以同杀人犯一起上断头台的,何况,了解社会的刘涌知道“摆平”这些事的简单易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84.html -
了解详情
官员得到了减刑,还有1233名囚犯以行贿手段获得假释,2642名通过行贿被批准保外就医。[8]可想而知,刑事责任被漠视也不足为怪。 (二)刑罚适用权的垄断加重 挑战,这些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往往比犯罪行为本身更值得重视。因为这类犯罪可以使社会的价值观失去平衡,尤其当某一区域重量级的政府官员实施贪贿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2.html -
了解详情
官员得到了减刑,还有1233名囚犯以行贿手段获得假释,2642名通过行贿被批准保外就医。[8]可想而知,刑事责任被漠视也不足为怪。 (二)刑罚适用权的垄断加重 挑战,这些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往往比犯罪行为本身更值得重视。因为这类犯罪可以使社会的价值观失去平衡,尤其当某一区域重量级的政府官员实施贪贿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2.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并不是参与合议庭审理,而是程度不同地按照行政审批的方式进行司法决策,并可以改变甚至推翻合议庭的裁决意见。[12]因此,对于是否减刑以及如何减刑等问题, [N],《人民日报》,19990920;吴建平、牛正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第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0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权利得不到保障、监狱执行中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行权滥用问题。半年的执法检查,调研报告写出来了,但缺乏有效的 、危害,大家都耳熟能详。要解决中国的刑讯逼供问题,立法者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准备在刑诉法修改中采用一些方案: (一)增加侦查讯问过程的公开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2.html -
了解详情
,又牵涉到国家名誉,才轰动一时,象这种案子,杀中国人才无数呢,公安部门顾得过来吗?破案也要排队,也要有特权。无权又无钱的老百姓,你就等着吧! 死刑,犯罪分子哪怕你判几十年徒刑也无妨,对于有钱的犯罪分子,可以买通执法者,通过保外就医或其他什么名堂,也可以早早出来;暂时出不来,在监狱里好吃好喝,就象贵州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