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主体可根据国内法签订仲裁协议,国际法同样赋予国际法主体与私人主体订立仲裁协议的权利,如果国际法主体放弃豁免,那么国内仲裁程序法支配仲裁,国内法院有权对 程序法可能由国内法与国际法共同构筑,这就是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适用中的并存法。并存法的概念来源于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由于以国际法作为合同准据法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219.html -
了解详情
,而这些不一致裁决将会影响ICSID体制的合法性。[10] (二)国际投资仲裁平行程序的表现形式 通常,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程序中,这种平行程序表现为, 或完整或部分规定了合并仲裁程序,如果全部合并被指定,则所有处理单个申请的仲裁庭应停止运作;如果部分合并被指定,则这些现存仲裁庭对于合并仲裁庭具有管辖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663.html -
了解详情
不以为意。经考察相关NAFFA仲裁案,有学者正确指出,私人滥诉是可能的。[19]事实上,ICSID目前也正在考虑制定相关准备程序,以迅速审查并驳回属于 为名干涉内政,发展中国家对于创设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也具有现实的利益,因而同意适当让渡对涉外投资争端的管辖权。鉴于缔结或加入ICSID公约本身不构成对外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3.html -
了解详情
不以为意。经考察相关NAFFA仲裁案,有学者正确指出,私人滥诉是可能的。[19]事实上,ICSID目前也正在考虑制定相关准备程序,以迅速审查并驳回属于 为名干涉内政,发展中国家对于创设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也具有现实的利益,因而同意适当让渡对涉外投资争端的管辖权。鉴于缔结或加入ICSID公约本身不构成对外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56.html -
了解详情
BIT中的可采对策 1.排除贿赂事项的可仲裁性并保留国内法院的最终管辖权 对于国际投资争端中的可仲裁事项,我国早期签订的某些BIT将其规定为有关补偿额的 标准的潜在动机是为了回避对这两个难题的解决:其一,贿赂行为对仲裁协议效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二,在证实存在贿赂行为之后,仲裁庭是否有通知相关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3.html -
了解详情
concession),是指一个国家(政府)给予外国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特别许可的法律协议,约定投资者在一定期间,在指定地区在一定条件下享有专属于国家的 解决中心进行仲裁,从而可以避免在投资东道国司法机构解决争端中可能出现的不公平。虽然目前国际上采用该机制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不太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2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173页。)这些分析和论断对我国政府的对外经济交往具有参考价值。关于公平互利原则,我国学者注意区分公平(equity)与 ,第270-298页;曾华群主编:《国际投资法学》,第353-488页。)陈安教授主编的《“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述评》(1989年)和周成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33.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短缺只可能是针对真正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大国,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同时对诸多其他国家形成高额国际收支顺差,从而对后者的外汇资源和外汇政策产生 不是制裁,[28]罕有使用这些强制性措施。因此,总体而言,IMF对于汇率争端的解决可以说是有心无力。 三、近期改革与未来方向 针对上述困境,IMF近来已经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97.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投资法从宏观上仍受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条约法的基本法理等规则的约束。其次,国际投资条约中经常明确规定仲裁庭在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时应该考虑可适用的 外国投资者更易于受到侵害。为此,仲裁庭引用并同意欧洲人权法院在James诉英国案中的判决结论。在该案中,欧洲人权法院认为:特别是当征收财产发生在社会改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66.html -
了解详情
条约中经常明确规定仲裁庭在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时应该考虑可适用的国际法规则,许多国际投资仲裁庭赖以建立的《解决他国国民和国家间投资争议的公约》(简称ICSID公约)中 法人都有权和平享有其财产。除出于公共利益并按法律和国际法普遍原则规定的条件外,任何人不得剥夺其财产。在解释该条时,欧洲人权法院认为,第1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