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是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事情,患方不存在申请鉴定问题。 ②对患者而言医疗差错司法鉴定足矣! 对于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倒是医疗机构比较热衷于医疗事故技术 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用如何收取? 1、中华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其收费标准为每例8500元(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符合规定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74.html -
了解详情
权。这不仅符合司法改革保障诉讼权利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实践中允许当事人申请鉴定做法以及经验的肯定,职权机关将其作为适用刑事诉讼法的内容之一予以规定, ,建立此项制度也符合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国际公约以及正当法律程序理念的基本要求。如何保障当事人这一权利不受法庭权力的不当影响,同时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利?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0.html -
了解详情
无刑事责任能力或者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被告人,现有的强制医疗措施很难配套,如何处置精神病人也是公安司法机关感到异常棘手的问题,精神病人分流渠道的匮乏 原本属于自己的判断权交由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行使并对其判断意见悉数采纳。绝大多数申请鉴定的办案人员均要求司法精神病鉴定人就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出具明确意见,而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68.html -
了解详情
自治区的医科大学或政法学院,没有高水平的法医学专业)说,在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需要重新鉴定时,由有关部门指定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担负此任,无疑是十分必要 行使其选择权,符合诉讼民主原则;其次,它可以因当事人选择本地鉴定而及时了结诉讼,避免因到外地申请鉴定而使诉讼迟延,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诉讼成本增加,符合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3.html -
了解详情
提交证据的角度出发,认为只要被告人提出的主张是有理由的,法院就应支持被告人申请鉴定的请求。[10] 2006年发生的上述两个案件,反映了在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 能力评定的量表,但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今尚无有效的责任能力评定工具,如何在评定工具中反映精神病理症状与作案行为的关联度、反映疾病对辨认能力和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55.html -
了解详情
常委会又将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列入立法规划{1}。直面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如何对鉴定制度进行调整,是否在职权主义的基础上简单地添加一些当事人主义的因素, 思路;另一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当事人享有申请鉴定权,他们仅享有职能部门启动鉴定程序获得鉴定结论后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救济性权利,将其享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86.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解决的情况下,才分配举证责任,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预交。(2)关于重新鉴定的鉴定费预交问题,同样应当按以上原则处理。在审判中,时常出现对一方当事人 应当鉴定的问题,以及二审认为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理由成立、应当进行鉴定,应如何处理的问题,在当前审判实践中争议较大。 (一)对当事人在二审中提出鉴定申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76.html -
了解详情
思路。于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20条修改将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结论有争议的重新鉴定权授予了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在诉讼中,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 当事人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同时,刑事诉讼法修改应当赋予当事人申请鉴定的权利,使之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公检法机关调取证据的权利保持一致;同时建立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14.html -
了解详情
中心的鉴定不服,于是向法院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其实是重复鉴定)。 原告刘某第二次申请鉴定,实质是重复鉴定,是否需要启动重复鉴定,存在不同意见。笔者在此谈一 ,其好处在于办案法官可以机械地采信多数鉴定机构认定的伤残与否的鉴定结果。如果不启动重复鉴定程序,如何采信鉴定结论又是摆在办案法官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52.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诉讼控辩中的辩护人一方,立法没有赋予其启动鉴定程序的权利,其享有的只是针对鉴定问题要求法院进行重新鉴定的申请权。而实证研究的数据表明,实践中,辩方 推进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最大的障碍并非具体的技术性设计,而是如何使改革的各方接受和顺应改革的理念,只有改革的各执行方真正地接受了改革的理念和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