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进行了探讨,从纠错、救济、监督与保障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功能。之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在第四部分中论述了我国刑事审判 的人,包括当时人以及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所以说,审判监督的对象是特定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三) 程序启动原因特殊性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479.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只有具备法定的理由才能提起。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5条对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 或者证据进行审理的;(三)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检察院抗诉,法院要给面子);(四)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加重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4185.html -
了解详情
那么判决的权威性、人民法院的威信就荡然无存了。 法院作为居中裁判者,如果又充当再审提起人,混淆了诉讼权和审判权,与诉审分立相矛盾。现实中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绝 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4}《民事再审程序之改造》、李浩《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5}《浅议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赵杰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88.html -
了解详情
年1月正式实施两法至1995年6月,共起诉各类刑事案件2996件4267人,法院判决后审查了2990件判决书,只抗诉十起案件,1990年以来抗诉 可能真正发现案件的错误之处的。 第三,刑事诉讼法第205条是把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法院生效裁判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和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5.html -
了解详情
种情形应当表述为可能有利于原审被告人的,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保护被告人的原则。此外,第三种情形在认定上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笔者认为,对此可以从给予被害人更 )规定了接受检察机关抗诉后的处理方法 《具体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收到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刑事抗诉书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3.html -
了解详情
,则值得探讨。从《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的规定来看,严格地说,裁判确有错误并不能包括程序上违法的内容。但是从审判监督程序的整体意义上看,将程序上 提起再审的主体,必须是原审案件中的当事人。只有原审案件中败诉的当事人及其一般继受人,才能提起再审。全部胜诉的当事人无再审利益,不能提起。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45.html -
了解详情
院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但提起的具体理由和条件不同。 (三)、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对象 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再审的原因 判决的权威性、人民法院的威信就荡然无存了。 法院作为居中裁判者,如果又充当再审提起人,混淆了诉讼权和审判权,与诉审分立相矛盾。现实中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
现审判组织及审级不定的现象,有悖于法院的终审权威。 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按照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 、质证、认证、辩论、合议、裁决等程序价值都是其他机关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三、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与完善 审判工作的这些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审判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6.html -
了解详情
有当事人申请,也有人民检察院起诉。除此以外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无权提起再审。第三,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再审的原因是原判决 ,二审程序规定上诉人必须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作出后分别在十五天和十天限期内提出,超过上诉期限即丧失了上诉的权利。而审判监督程序中,当事人在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92.html -
了解详情
了再审制定;英美法系的国家也有类似的司法纠错救济制度。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以审判监督程序的称谓,概括我国司法纠错救济制度。所谓审判监督 新的承包人的合法权益,而新的承包人没有任何过错,属于善意第三者。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关系的协调与稳定,这种情况亦不应允许申请再审。 (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