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受人若属于正常经营活动买受人,同样阻断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在未登记的动产抵押物转让中,《民法典》第404条仍构成第406条第1款的例外,但仍受第 根基并极大地限制了善意取得的负面效果。《民法典》已经改变了《物权法》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的立法态度,以抵押财产的自由流转为其规则建构基础。第403条的文义也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748.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人自己占有并负责保管,在抵押期间,非经债权人同意,抵押人将同一抵押物转让他人,其行为无效。[8]而且,我国有关动产抵押的特别法,多次强调 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6]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40条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31.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人自己占有并负责保管,在抵押期间,非经债权人同意,抵押人将同一抵押物转让他人,其行为无效。[8]而且,我国有关动产抵押的特别法,多次 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6]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40条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4.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使逻辑选择的范围精致适当,必须准确地设定逻辑前提。很显然,动产抵押物转让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之所以饶有兴味,就是因为它可能引发抵押权人和善意受让人之间的 船舶或未满50吨的非动力船舶;而在我国台湾的实践中,动产抵押物主要集中在大型机器设备方面[11].上述动产的大部分都可称为准不动产,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4.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使逻辑选择的范围精致适当,必须准确地设定逻辑前提。很显然,动产抵押物转让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之所以饶有兴味,就是因为它可能引发抵押权人和善意受让人之间的 都紧随该逻辑前提而展开。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动产抵押权人与抵押物受让人之间的两极对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因两极对立而产生的“你死我活”的搏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47.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种情、形,因登记错误而发生的受让人取得抵押物的,抵押权的追及力因受让人的善意而阻断。抵押物转让中的善意,是指受让人不知或不应知抵押物已设立 ,具有优先地位。将抵押权人和受让人所处之地位加以比较,会轻易地发现,抵押权人关注抵押物的成本要小于受让人在买卖中对标的物的调查成本,其权利救济的途径也要多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94.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轨迹看,我国立法显然是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的流通的需求而对抵押物转让限制逐步放宽。为使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的利益获得平衡,承认抵押权的追及 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均存在分歧。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一种观点认为,本案抵押物的所有权是因法院的判决而发生转移,依据法院判决取得所有权是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390.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有效且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不容否认。但是,这并不能得出未经债权人同意的抵押物转让行为当然无效的结论。只有那些已经损害债权人优先受偿权的擅自转让 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如果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956.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人自己占有并负责保管,在抵押期间,非经债权人同意,抵押人将同一抵押物转让他人,或者就抵押物价值已设置抵押部分再作抵押的,其行为无效。”而担保法为抵押人规定了对抵押权人与受让人的两项告知义务,既不影响抵押人正当行使转让权,同时又有力地充分地保护了抵押权人和受让人的利益。当抵押人履行两项告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08.html -
了解详情
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的效力问题。已抵押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问题,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未作具体规定,应当适用《担保法》关于抵押物转让的有关规定。《担保法》第四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