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利用间接来源规则(Collateral Source Rule)解决并行给付问题;[1]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则多利用损益相抵、代位求偿、不当得利等规则加以处理;更为激进的方案则试图在 大判平成5年3月24日民集47 3吖第3039页)就采用了损益相抵式调整的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潮見佳男:《債権各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29.html -
了解详情
加害人可否就直接受害人的与有过失向直接受害人的被抚养人或间接受害人主张过失相抵,各国法一般均持肯定态度。我认为,此种做法值得赞同。因为间接受害人的损害 人还是受害人为工伤保险付费。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应当采取补充模式。这实际上是损益相抵规则的运用。 八、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也称为非财产损害,它与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83.html -
了解详情
到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中。在我国,早就有关于工伤保险金与人身损害赔偿金是否要损益相抵的争论,最高人民法院采取赞成立场[11]。同时,在美国法中有禁止同一来源 可以直接适用。而抗辩事由是当事人主义,须当事人主张才可以适用。如果把过失相抵规则规定在抗辩事由中,就可能形成只有当事人主张以此抗辩的,才能够实行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91.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其本身并非征收行为直接导致的结果,因而二者的发生并非同因,这与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要件不符。其二,从平等原则出发,征收后公益事业的施行不仅会惠及 适用的构成要件不符,而且有违公共负担平等的原则。但就接连地的征收补偿而言,损益相抵规则就有其适用。这是因为接连地之受损与受益都是因为征收后公益事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20.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的未来收损失。(8) 关于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我国法上还有过失相抵规则(民法通则第131 条等) . 2. 特别规定 (1) 国家赔偿法分别规定了侵犯 赔偿费用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确有困难的,可以定期支付。第19 条规定损益相抵。第20 条: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17.html -
了解详情
名誉的适当处分。五是规定财物损害的赔偿方法,其中关于赔偿所减价的规定,含有损益相抵的意义。 第四部分,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以及相关的问题。关于诉讼 变为现在的一次性给付,没有使用霍夫曼计算法扣除先付部分的利息,不符合损益相抵规则,使当事人得到不当得利。 3.理论上的发展 侵权行为法理论在90年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58.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1、保险赔偿金应抵扣田某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根据损益相抵原则,当事人基于同一原因既受到损害又因此而取得利益者,所得的利益应在 但由于我国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常常造成法律适用上的问题。 司法实践通常认为损益相抵原则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要件,方可适用:1、须有侵权行为之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702.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责任。可见,定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并非基于同一原因产生。 4、适用损益相抵原则计算实际赔偿数额与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原则相悖。定金责任是当事人在订立 的利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定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并存时, 不适用损益相抵原则,而应采用损害赔偿责任与定金责任同时适用,但两者总和不得超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378.html -
了解详情
而加以规定的,并不以对违约可能导致的实际损害数额的预测为基础。如果适用损益相抵原则计算最终赔偿数额,就会发生以实际损失额为限的后果,其实际效果就是 出卖人的利益。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定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并存时, 不适用损益相抵原则,而应采用损害赔偿责任与定金责任同时适用,但两者总和不得超过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57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也用于合同责任。因此设计合同法时把它规定在违约责任上。可后来修改中将过失相抵改成现在违约责任中规定的双方违约。双方违约在原来的经济合同法上曾经有过。 ,也就得到低价的收益。这样的利益应该在计算赔偿金的时候加以扣除,这就叫损益相抵。这个制度从最早的草案设计了之后,一直到了1998年7月民法起草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1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