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了危害结果,就无论如何不能让行为人对该结果承担故意犯罪的责任。如果行为人在原因行为之时甚至对该特定结果的发生连过失也不 了。[22] 笔者认为,不管采用例外模式还是构成要件模式,都无法肯定在原因自由行为故意犯中存在中止形态。其原因在于,刑法不能承认一个无责任能力状态下的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12.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犯的情形。[1]毫无疑问,对于原因自由行为的定罪量刑来说,如何合理界定其属于故意犯形态还是过失犯形态,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建构抑或重构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 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了危害结果,就无论如何不能让行为人对该结果承担故意犯罪的责任。如果行为人在原因行为之时甚至对该特定结果的发生连过失也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17.html -
了解详情
?这在中外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同的主张。 关键词:间接故意犯罪 犯罪未遂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出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 ,并以此种错误的主观要件来认定客观行为的性质,这样定性显然不符合间接故意案件的客观事实,有悖于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要求。笔者认为,应该按实际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1.html -
了解详情
不完整性,即它不是在表现其他心理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恶性;决定了放任犯罪的他行为性,即放任心理被阻断在情感过程中,支配行为实施的并非放任心理 听之任之的放任意志[11 ] (第229页) 。 二、明知必然性而任其发生是否成立间接故意犯罪 明知必然性而任其发生的,指的是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52.html -
了解详情
例相关问题只应作为错误论问题加以解决。 二、事实认识错误问题的实质在于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与否 国内外刑法理论一般将事实认识错误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与 的危害性,但是,立法者之所以没有同时规定在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进行虚开构成犯罪,是因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都是合法领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为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25.html -
了解详情
意识包括现实的违法性意识和可能的违法性意识,应当作何抉择呢?笔者认为采取限制故意说既合法理,又合乎现实情况:只要行为人具有认识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就不能排除 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既然《刑法》对此有规定,就很难说其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61.html -
了解详情
放任是附属在行为人希望其他结果发生的心态下的一种意志因素。在间接故意的情形中,行为人是为了追求自己意欲实现的行为而放任其他结果的发生,因此,它 听之任之的放任意志[11] (第229页) 。 二、明知必然性而任其发生是否成立间接故意犯罪 明知必然性而任其发生的,指的是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38.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一般逮捕条件进行审查,考量其社会危险性。对此,笔者认为,应以审查逮捕为时间基准点判定是否为曾经故意犯罪。具体理由:一方面,发现漏罪的表明行为人没有履行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犯罪行为的客观义务,不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反映出其没有完全认罪悔罪,主观恶性和社会危险性仍比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110.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解决难题提供了程序性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报送复核被告人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案件时应当一并报送原审判处和核准被告人死缓案卷的通知》规定 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否正确一并进行审查。这为通过审查留有余地判处死缓的犯罪事实而对死缓犯不执行死刑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三,留有余地判处死缓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40.html -
了解详情
河南忠义律师事务所 刘泽华 [内容提要] 当前的医疗纠纷中,关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间接故意致人损害行为的认定和责任承担还是一个空白,笔者不仅分析了其成因,而且 间隔时间,减少用药量,甚至把患者购买的药隐瞒不用,私自侵占,就属于共同间接故意犯罪问题,因为不可能那么多人多次值班,在长达52小时的时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