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官指示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维。 一、制度的解读:内涵确认与法条解析 (一)法官指示制度的内涵 法官指示制度,在我国法学界是一个新兴的理论 法官指示时机规定得非常简要,只以合议庭评议案件时作为前提。目前合议庭评议程序主要规定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合议庭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1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上(抗)诉的期限、重复追诉问题之中存在的诉讼不经济问题所做的解析,可以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思考上诉审程序的重新构建问题。从总体上通盘考虑我国 的范围,但也不应绝对化,尤其是对法律问题适用错误,可以全面审查。为减轻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件压力,可以借鉴英美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上诉审查和准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6.html -
了解详情
在程序启动权和建议权的范围内,影响了监督的效果,致使民事检察监督实际受理案件范围大幅减小,因流程较长、效果不佳而导致案源不畅 再审程序[J].现代法学,2002,(2):4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64.) [2]1949年12月《中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550.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表现为政府办公会否决法院判决的效力,[3]有的省级政府公开致函最高人民法院干涉案件的判决。[4]政府粗暴干涉人民法院审判独立,常常借用保护国有资产、维护社会稳定之名。但 的良性互动》,《法学评论》2008年第1期;顾培东:《公众判意的法理解析对许定案的延伸思考》,《中国法学》92008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68.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价值,而且对审判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对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术语的解析 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术语的提出与第三人的立法变动密切相关 到诉讼第三人的嬗变。建国伊始,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各级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1956)和《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试行)》(1979)均规定了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43.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纠纷上诉案》(贾劲松,最高院民一庭),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最高人民法院二审案件解析》(200902/38:241)。 05 . 已先履行完毕债权,具有 合同纠纷案房屋买卖合同中恶意串通行为的认定》(郑会利),载《人民法院案例选》(201304/86:135)。 08 . 一房二卖,后签合同但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799.html -
了解详情
7年,罚金8500元。案例述评:定性为盗窃案与客观事实不符,案件行为的本质是恶意交易,属民事案件。孔庆涛以他人的账户和密码进入他人的股票账户后, 秩序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未获批准而属于非法互联网出版权活动,但是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十五条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51.html -
了解详情
重审制度、审判组织形式、再审启动频繁化、简易程序多样化等问题为切入点,解析相关联问题的深层成因;在理念层面,以程序基本原理、功能定位和角色界 制度以及巡回审理制度等诸多内容;1956 年 10 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各级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对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方式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定,在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687.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平衡。(3)第32条第2款在性质上是一种授权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裁量的规范,而非一种强制性的规范。也就是说,它授权法官可以 ,吴文翰,谢邦宇.罗马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附录《十二表法》. [15]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庭.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090.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如何处理并没有作出规定,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将此类纠纷作为民事案件处理显得过于武断。其三,从国家出台剥离不良贷款政策看,成立资产公司是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几个问题》。 ④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改制司法解释条文精神及案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2月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