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至此,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了证据适时提出的原则。 二、现行司法解释关于举证时限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当事人的举证期限 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期间通知当事人再次进行证据交换。为防止当事人利用证据交换拖延诉讼,应当对证据交换的次数作出必要的限制,证据交换一般不得超过两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84.html -
了解详情
把握案情,但这本与人民法院在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是否有权决定当事人再举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有什么必要在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时 。”根据该司法解释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2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探析 陈龙仁 林有星 民事诉讼离不开证据,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而举证时限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诉讼中是否承担不利 程序的作用,而且易造成当事人对审判人员产生合理的怀疑。 第二,应明确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不提交证据中“不提交 ”的具体范畴,区分不提交与不能提交。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9.html -
了解详情
无知,这严重影响了司法审判的公信度。我国的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尚未明确,在立法上并未限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也未明确当事人在特定的时限内不承担举证责任, 证据材料的做法,在审判实践中就缺乏依据,往往显得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重影响了举证责任制度的落实,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审判秩序的混乱,给审判实践造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被中外诉讼理论界认为是: 民事诉讼的脊梁,寻求适当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点话题,借鉴国外关于举 证责任分配 。因此,《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 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 证。当事人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4.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责任理论牢固树立并在实践中得以运行,则举证时限制度才会随之确立。然而考察两大法系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与举证时限制度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观点是 ;二审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经允许,二审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第4-9条,初步建构了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体系,包括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倒置规则和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三个部分,但这 7.3%。其原因是原被告是先后到法院领取受理通知书的,如果要求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举证期限,必须另行安排时间召集双方当事人到庭,实践中有诸多不便。在案件压力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的积极性,防止当事人借举证期限的延长的诉讼。为提高当事人举证的积极性,防止当事人借举证期限的延长拖延诉讼举证期限的延长的一般不超过两次。确实 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版。 3、民常怡 民事诉讼法学(修订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78.html -
了解详情
论文摘要: 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和证据适时提出主义是民事诉讼举证的两种立法模式。我国民事诉讼法体现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 主义,实行适时提出主义,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事人确因客观事由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证据,是否受适时提出主义法律效果的约束呢?如答案是肯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25.html -
了解详情
因自身过错,而是因客观原因或者与自身无关的第三方介入因素导致证据无法在举证期限内被提出,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没有任何过错,无需承担不利后果。酌定合理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 毛成。民事诉讼举证时限中公正与效率的博弈--以《民事诉讼法》第65条为视角[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3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