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作为诉抗辩理由的行政行为的有效性直接进行审查。[viii]各国对于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发生关联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采取二元裁判制度的国家而言 第二种方式下,法院对行政诉讼部分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应当一并做出判决,并制作一张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判决书的事实部分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5.html -
了解详情
自北大法宝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2)沪二中民四(商)终字第692号判决书。[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年第2期,第41- 43页。[5]《 往往是法院主动去获取,并不需要当事人提出申请。[13]在德国、法国、日本的民事诉讼制度中,当事人的陈述一般不作为证据方法,只有当法院依申请或者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7.html -
了解详情
红线,发端于原告的起诉,终结于一份民事判决书中,贯穿民事审判的整个过程。在民事诉讼中把握争点,就是要明确诉讼的内容和目标。争点不明,当事人和 关于民事诉讼争点的立法和审理现状 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将了解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列为开庭前应做好的准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2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息息相关。由于民事立法完成前后民事诉讼在基层运作状况可能出现的变化,本节分别选取民国初期和中后期江苏各级审判机构的部分民事判决书为研究的基本史料。 刑事判决》。 [vii]参1914年10月30日江苏高等审判厅终字第26号民事判决,见《江苏高等审判厅民刑事判决录》。 [viii]分别见《中国民商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8.html -
了解详情
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收集和调查证据”,改为“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 ,一个主要差别就在于判决书解决的是实体问题,而其他裁判文书裁决的是程序性问题。关于实体权利义务裁判的规范,构成了民事诉讼的裁判制度。 [参考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8.html -
了解详情
查实上、下游厂商签订的协议而确定。 于此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54条及相关规定,由当事人充分行使选择权:如果当事人同意采代表人 :《民事诉讼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183页。 [2]相应的判决可参见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8)西行初字第223号行政判决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74.html -
了解详情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谢怀拭,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60. [8]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83. [9]See Michael D. Bayles, Procedural Justice, KluwerPublishing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20.html -
了解详情
证的颁发有利害关系的一方又对颁发房屋所有权证的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从而出现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交织。 ⑵、预售商品房抵押登记。预售商品房抵押在我国房地产市场 两部分的判决应当同时执行。如果当事人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的行政部分上诉,对民事部分没有上诉的,不宜对民事部分先行执行,而应在二审法院就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5.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为如果则有时是如果。(4)没有盖然性的纯粹偏见。[24]一般认为,在民事诉讼中用作事实推定的经验法则应当是具有高度盖然性,即上述第(2)种 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8页。 [34]同上注,第307页。 [35]通常判决书的判决理由中不会出现合议庭的少数派意见。 [36]如果说我们的法律法规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06.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裁判文书,上诉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否认,裁定书与判决书相比要简单得多,但是它也包含了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认定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记入笔录。但前款规定可以上诉的除外。 参考书目与文献: ⑴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33页 ⑵柴发邦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