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要求代表法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其他组织,以其主要负责人为代表人。 第五十一条 在诉讼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变更的,由新的法定 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 第一百三十七条 当事人在提起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执行时未书面变更送达地址的,其在第一审程序中确认的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588.html -
了解详情
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并告知其如果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第六十三条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参照适用刑事 。 第二百八十九条 公诉人当庭发表与起诉书不同的意见,属于变更、追加、补充或者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在指定时间内以书面方式提出;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5028.html -
了解详情
逻辑上都有所不同。 在台湾,设置第三人撤销判决制度的出发点是一种程序法视角,认为为了贯彻诉讼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诉讼制度解决纠纷的功能,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有 再审申请主体有可能导致第三人滥用再审申请权,增加原诉讼当事人的讼累、耗费司法资源,并影响法的安定性。因此,就必须在诸多方面根据其特点具体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9.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在运用现行法时不仅应致力于保障程序关系人(包括诉讼当事人)的实体利益,也应防止对其造成程序上的不利益,以便使其平等拥有自主地追求实体利益及 离婚的判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亦只能按照普通程序提起变更之诉,而不能适用再审程序。 (四)申请再审理由过于原则不易把握 我国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而申请法院调查收集,但法院未调查收集、据以作出原裁判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原裁判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这三种情形在笔者看来也应包含在程序性问题的 ,作为再审事由似应分别规定并加上当事人曾在诉讼中提出回避及复议的申请这样的限制条件,不曾要求过回避的当事人已不得据此申请再审。对于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
再加入一个检察院,虽然希望检察院也扮演一个中立的监督者角色,但在检察院主动提起再审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检察院既然抗诉,也就是对既定裁判 条件,因为监督权是一种可以主动行使的权力),更决定了作为再审程序发起途径之一的当事人申请再审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立法上也并不将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11.html -
了解详情
,且有正当理由,在原判决、裁定生效后,当事人发现或找到了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新证据,并申请再审的场合。当事人在原审程序中没有提出该证据,法院在原审 。关于程序正义标准问题,即应当满足什么样的要求才是正义的程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理论界也没有定论。有的学者在论述刑事诉讼程序时提出了六个原则:1、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74.html -
了解详情
再加入一个检察 院,虽然希望检察院也扮演一个中立的监督者角色,但在检察院主动提起再审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检察院既然抗诉,也就是对既定裁判 ,亦表明法院系统内部显然并未将申请再审作为一种诉讼程序来对待,所以,因我国再审程序的性质所限,当事人向法院所 提出的只是申请而不会是诉。由于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2.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值得探讨。(1)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裁定。债权人申请追加、变更时,拟追加、变更的被执行人在接到执行法院送达的追加、变更申请后,有权向执行法院提出 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的关系依修正案13的规定,案外人、当事人对执行法院初步审查作出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再区分不同情况,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或提起诉讼以寻求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03.html -
了解详情
便失去了意义,直接影响了被告的防御。如果法官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同意原告提出的口头变更诉讼请求的要求并继续开庭,对被告利益的损害就更大,因为这 程序属于民事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应当适用当事人处分原则,只要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有义务进行再审。既然法律已经规定了当事人直接申请再审的途径,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