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定的强制治疗是针对实施犯罪行为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对精神病人所适用的旨在隔离排害的强制医疗措施,不是对 精神病人的问题,前述深圳邹某被家人强制送治精神病院的案例之中,邹某表意明确,声称自己不是精神病人,但医院反以此作为她患有精神病的理由加以强行收治。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8223.html -
了解详情
是相互关联的。必须综合考虑各因素,才能做出更接近真实的认定。 七、精神病人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对于正常人来说,只要年龄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即可认定为具有 长字、梁华仁、张军、阮齐林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年版 5、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赵秉志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作者:龚凯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9.html -
了解详情
4、案点:精神病人的哪些行为也应受到处罚 案例回放:公司人员张某患间歇性躁狂症——经常打骂女友——一日又发生口角非常生气——用刀伤女友——抢救无效, 正常,所以应当负故意伤害致死的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 18-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若行为时正常,行为后不正常了,也应承担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26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各级法院要加强研究总结,及时将审判工作的经验做法、遇到的问题困难和典型案例报告省法院,以利于适时总结提升、有效推进实施。各中院要确定一名刑事审判庭 精神障碍影响辨认控制能力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病情为重度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2)限制行为能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517.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各级法院要加强研究总结,及时将审判工作的经验做法、遇到的问题困难和典型案例报告省法院,以利于适时总结提升、有效推进实施。各中院要确定一名刑事审判庭 精神障碍影响辨认控制能力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病情为重度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2)限制行为能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965.html -
了解详情
B共同实施的盗窃行为所产生的刑法上的不利后果都必须由B一个人来承担。 上面案例中,如果我们抛开A的刑事责任能力这点来看,在该共同盗窃行为中,A显然 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上述对无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32.html -
了解详情
是该名精神病人在此加油站的第三次“纵火”。 无独有偶,手上还有另一个案例:精神病人曹某是当地有名的“武疯子”,多次追打邻居和行人,弄得人心惶惶。某日,又犯病,将 之类。他告诉我,他的工作是对那些还没有犯罪但有危险倾向(如自残、手拿凶器扬言要杀人等)的精神病人实行干预,包括将其送至精神病医院、必要时联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50.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具有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纠集他人三次寻衅滋事(每次都构成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以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2085.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罚。 【量刑指导意见】 对于具有刑法总则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犯的具体调节比例,需要法官在办案过程中总结经验,最高人民法院也会收集相应的案例,在必要时制定这些量刑情节的适用幅度。在确定这些情节的调节比例时,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57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负刑事责任。第3款则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第19条规定:又聋 ,因此行为人不能受到任何免除罪责或者刑法减缓的对待。因此,前述案例3中的孙某虽然已经自陷为精神病人,但是其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具有有责性,仍然要追究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5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