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保留对其进行处罚必要余地是妥当的;第二,在单纯的教唆、帮助自杀行为刑法性质问题上,即使是目前赞成直接借助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对其予以处罚的人,恐怕 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20.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共犯制度的现实司法实践中,带来这种危险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传统处理方式。 在我国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的理论解释当中,一般认为故意杀人的 ,保留对其进行处罚必要余地是妥当的;第二,在单纯的教唆、帮助自杀行为刑法性质问题上,即使是目前赞成直接借助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对其予以处罚的人,恐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881.html -
了解详情
上升的趋势,而作为受到法律制裁人身受到限制的特殊群体—劳教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自杀的现象常有发身,已成为影响劳动教养场所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 内向、抑郁寡欢、胆小怕事的劳教学员要加强训练。 (二)对劳教人员进行自杀危险性的评估。心理矫治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劳教人员的情绪表现和心理测验结果加以评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73.html -
了解详情
,该案判决的合法性令人质疑。② 然而,如果法律不承认夫妻一方负有阻止、救助另一方自杀的义务,会不会导致婚姻道德的沦丧? 笔者认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上的 了该判决理由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上的欠缺,并对夫妻一方自杀而另一方见死不救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该案的有罪判决并不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12.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虽然新保险法修订草案对人身保险合同中的自杀条款作了修改,有关自杀条款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涉及,对自杀条款的规定还不够完善。 (一)精神病人 的目的在于保障被保险人遗属的利益,如果对于不是由于为图谋保险金的原因而发生的自杀一概不予给付保险金,将使未成年人之监护人既遭受精神痛苦,又遭受物质损失。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772.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不成立。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依照目前较为普遍的司法改革观念以及 要表达同情,同情与论证有何关联?如果不是,那是什么意思,其和自杀问题又是什么关联?不希望看到的提出,似乎更像是工作辞令或者外交辞令。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不构成犯罪,自杀未遂的,不可能被作为犯罪处理,更没有处罚教唆、帮助自杀的规定。问题是,自杀者教唆他人杀死自己而未遂的,能否作为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进行处罚?自杀者的实行行为不构成犯罪,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的人,能否构成犯罪?有学者认为,教唆、帮助行为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96.html -
了解详情
表达“同情”,“同情”与论证有何关联?如果不是,那是什么意思,其和自杀问题又是什么关联? “不希望看到”的提出,似乎更像是工作辞令或者外交辞令。 事实上,法院现在时常要求另外一方承担责任。[25]所以,另外他者可以认为,问题关键不是自杀者自己是否放弃权利,而是另外一方的责任根据或者因果根据…… 这两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8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那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有一个需要尊重他人实现权利的义务问题;如果人没有自杀的权利,那自杀就是自杀者本人违法、违理的行为,于他人并无关系。 千万不要随便交给别人看管,要知道把生命交给别人看管有时是靠不住的,有时是发现问题为时已晚了。 第二,夫妻关系究竟是“同林鸟”,还是“连理枝”?对于夫妻关系,人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8.html -
了解详情
死的立法全世界仅有美国,美国自从发生Karen Quinlan事件而引起全美重视尊严死之问题后,1976年加州自然死法(Natural Death Act)之制订,成为世界最早之 一致的话是比较容易对话的,否则会各说各话,比如刚才我们讲到的自杀问题。另外,一个社会的统合,不管它多大,法体制的统合是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