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这种救济途径,直接提起行政诉讼。1991年北京市发生一审的行政诉讼案件148件,经过复议的20件,占案件总数的13.5%,1992年发生一审案件为222件,经过 ,在实际操作中,就容易出现不少问题。例如:行政复议机构不健全,行政复议人员不到位;行政范围不明确,受理界限不清晰;复议管辖体制不顺,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8.html -
了解详情
)、division(司)等等。总之就是指普通法院之外,通过议会立法设立的用以解决行政机关和公民之间纠纷及公民相互之间某些和社会政策有密切联系的等其他争议的 人员,以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将录用和聘任的工作人员按不同专业设置花名册,供复议申请人自主选择复议受理人员。 再次,在各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10.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机构。据计省市政府的综合部门都已设有行政复议机构,大部分区县级政府也在政府法制机构中设立复议机构或复议人员。 5.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开始树立依法行政 履行职责的期限要求,影响法院受理、判决。 2.对行政诉讼法认识与理解问题 行政诉讼法就很多问题所作的规定是原则性的,因而在行政复议、审判实践中,极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41.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制度形成较大冲击,出现政府办公区域内信访热、复议冷的现象。地方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地方机构改革中也往往成为首先被裁撤的部门和人员。 面对 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和事后备案工作等,包括审查行政复议申请,受理行政复议案件,调查案件情况,收集案件证据,在复议委员会审议案件时就案件情况予以说明或解释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复议制度的缺陷的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行政复议机构不健全、不独立,官官相护的弊病致使其无法做出公正的裁决,难以获得相对人的信任;第二,行政 赋予其主体地位和独立的法律人格,由其以自己的名义受理、审理和裁判行政复议案件或者是借鉴美国的行政裁判官制度等等。这种模式比第一种模式更缓和、更具现实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540.html -
了解详情
为终局决定,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最终立法机关采纳了上述意见,确立了国务院受理对省部级行政复议决定的裁决申请体制,强化了国务院对国务院各部委及省级 ,由“双方当事人到场说明问题,表达各自意见。”④行政复议将原来不甚明确的复议审查方式界定为,行政复议机构“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1.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法实施条例》)第33条规定,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之前,一些部门立法,如《商务部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程序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仅指复议案件的申请、受理、审理,广义还包括管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送达等制度。为避免论述过于分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52.html -
了解详情
七条第二款中规定: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 是否合法负有举证责任,未规定被告对原告是否符合起诉期限负有举证责任。也就是说,被告行政机关对原告起诉是否超过起诉期限不负有举证责任③。 但是,多数人不赞成这种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90.html -
了解详情
较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复议不方便;由于法律责任不明确,有的行政机关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甚至官官相护,对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该撤销的不撤销,对不 发展以及民生的保护将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其创新集中表现在强化行政复议机构的建设,从组织上保证行政复议制度的有效运作;通过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创新,畅通行政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21.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为的主观意志认定相对来说有些困难,但是仍要确定一定的标准以此来判断行政不作为是否具备表达意志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可以是否存在不可抗力因素的阻却作为 法人或者组织可以向政府指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审查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规,行政复议机构受理该申请并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就其合法与否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8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