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克服重刑主义思想的影响,防止片面从严、盲目从重。对于可判可不判死刑的案件,应该一概不判处死刑。从反面来说,对于确定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不判处死刑时也 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有些媒体所报道的那样,两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舆情民意的围观及其强烈反应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药家鑫案中,舆论、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04.html -
了解详情
要注意克服重刑主义思想的影响,防止片面从严、盲目从重。对于可判可不判死刑的案件,应该一概不判处死刑。从反面来说,对于确定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不判处死刑时也 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有些媒体所报道的那样,两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舆情民意的围观及其强烈反应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药家鑫案中,舆论、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67.html -
了解详情
要从有无前科及平时表现、犯罪后的认罪悔罪情况等方面考量。笔者认为,适用死刑的被告人主观恶性必须达到极大、残忍卑劣。如,犯罪动机卑劣,出于巩固黑恶势力或为黑 了同样行为的犯罪人,因为是否刑事和解,而导致一个被判死刑而另一个被轻判,严重违背了人人平等原则;公诉机关在死刑案件中,对刑权力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68.html -
了解详情
要从有无前科及平时表现、犯罪后的认罪悔罪情况等方面考量。笔者认为,适用死刑的被告人主观恶性必须达到极大、残忍卑劣。如,犯罪动机卑劣,出于巩固黑恶势力或为黑 了同样行为的犯罪人,因为是否刑事和解,而导致一个被判死刑而另一个被轻判,严重违背了人人平等原则;公诉机关在死刑案件中,对刑权力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29.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还要通过实践提供经验。法院通过司法控制,可以为立法减少死刑罪名提供实践依据,如有不少死刑罪名,10多年没有一个罪犯被判死刑,就可以考虑取消这些罪名的死刑;有的 适宜,既打击了严重毒品犯罪,又可以将死刑数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2.一宗毒品多次转卖,必须判死刑的,一般只判首次贩卖的被告人死刑。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72.html -
了解详情
仅有18%再度被判死刑,其中有部分后来获得减刑。[14]许多美国学者主张提高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主张只有达到了排除一切怀疑的程度,才能对被告人判处 怀疑得出唯一结论以达到内心确信无疑,从而实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于死刑案件而言,不仅在定罪事实上,而且在量刑事实上也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得出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89.html -
了解详情
仅有18%再度被判死刑,其中有部分后来获得减刑。 [14]许多美国学者主张提高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主张只有达到了排除一切怀疑的程度,才能对被告人判处 催人泪下,载《南方周末》2001年8月24日。 [8] 详细案情参见四次死刑,十年冤案待昭雪关于承德陈国清等冤案的呼吁,载//hi.baidu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29.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缓期执行的界限的把握不准确,没有考虑到可以不判死刑立即执行的相关情况。直到最高人民法院不核准被告人王志才死刑,发回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后,山东高院才 暂停死刑执行权、规定被判死刑与死刑的执行之间隔一定年限,以等待新证据的出现等。 (四)加强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 尽管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55种死刑条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8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从2006年的邱兴华连环杀人案,到2008年的杨佳袭警案,再到被判死刑的英国人阿克毛带毒案,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程序漏洞陆续浮出水面,其立法 将其行为视为有意而为是不公平的。[21] 美国实践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在许多重罪案件中,被告人被逮捕后不久就进行精神病鉴定。这种做法的法理依据是,立即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311.html -
了解详情
被定罪但未必会被判死刑的结果;而依照更高的定罪标准,这个案件首先面临的是罪还是非罪要么有罪,要么无罪,这极大地增加了放纵犯罪的 样本。 [7]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审判证据和定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4条: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