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直接成立了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机构。如老牌的常设仲裁法院(PermanentCourt of Arbitration)受理涉及个人的纠纷,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华盛顿中心,ICSID)受理国家与私人之间的投资争议,[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受理一般商事争议,等等。民间性国际组织亦发挥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22.html -
了解详情
地保护我国的境外投资并不知道。此外,我国虽然加入了1965年《华盛顿公约》和1988年《汉城公约》,投资者可以将投资争议交由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卷第5期,第813页。 [29] 叶建丰 周凯军:企业兼并问题的法律思考,《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第29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72.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公约建立了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多边投资机构担保公约》是国际投资公约为鼓励资本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一种公约。 三、我国海外投资存在的法律问题 ( 却不高,迄今为止我国的投资者不仅少有运用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来解决争端,还少有向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投保,也正因如此我国对外投资的实践中国际投资条约没有发挥应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7413.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法宜将补偿条件、标准具体化。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上关于补偿标准的理论与实践,思考对中国来说较为合理的补偿标准,从而提出建议供立法参考。一、早期 (注:《国际法律资料》1982年英文版,第21卷第1033页。)这些裁决事实上都体现了适当补偿原则。在“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1991年所调查的335个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65.html -
了解详情
1 朱延福:《试论外资国民待遇的参照对象与法律安排》,《东岳论丛》2000年第6期。 2《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评论——外国投资法杂志》,1992年英文版, 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 1 马永梅:《论外资准入阶段国民待遇与中国实践》,《改革研究》2005年第9期,第12-14页。 摘自《法治论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20.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思自治是从 国际私法上解决法律冲突的意思自治原则发展而来的。意思自治原则的核心是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于他们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进入20世纪后,由于 仲裁院、美国仲裁协会、日本商事仲裁协会、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事仲裁委员会等。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8.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思自治是从国际私法上解决法律冲突的意思自治原则发展而来的。意思自治原则的核心是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于他们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进入20世纪后,由于 仲裁院、美国仲裁协会、日本商事仲裁协会、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事仲裁委员会等。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4.html -
了解详情
。 (一)公法领域国家机关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执行 对国家不当行为或损害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给予赔偿或补偿是国家的法律责任,我国也把这一责任制度确定为 领域从事民商事活动承担责任的执行。在国际投资中,一旦与东道国政府发生投资争议,《华盛顿公约》设立的解决投资争端争议中心在国家同意的基础和根据下,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955.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依据国际标准和程序解决投资争端,而非依靠受东道国政府影响或依赖存在当地偏向的东道国国内法院适用东道国法律解决争端。但是,一些 ,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投资争端,因此,求助于国内法院并不必然意味着排除国际仲裁的选择。 鉴于这些条款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迄今为止,实践中它们很少被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663.html -
了解详情
干预国际仲裁程序,拒绝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等等。在东道国政府的不合作和干预下,通过合同约定国际仲裁解决投资争端的效力和效果都有所不足。ICSID公约和投资 争端当事方一旦同意接受ICSID中心仲裁管辖就不得单方撤销其同意;尽管允许当事方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但如果没有选择,那么,国际法就将得以适用并将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