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公务的人员。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做出司法解释,明确了贪污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国家机关 或者其它从事公务的人员,一般都按其职务享有处理一定事务的权力。 研究贪污罪主体本质属性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区别公务与劳务。所谓劳务是指劳动性事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3.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部刑法典②通过,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进入法典化阶段。依照第155条规定,贪污罪包括:(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公共财物的行为; 从事公务的人员。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做出司法解释,明确了贪污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国家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45.html -
了解详情
,第210页。 12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编:《劳务人员不能成为贪污罪主体》,2002年9月16日《人民法院报》。 13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 ,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编:《劳务人员不能成为贪污罪主体》,2002年9月16日《人民法院报》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2.html -
了解详情
。 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一条将贪污罪主体修改为: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产 。随着《解答》的颁布,各方意见渐趋统一,但分歧仍然存在。对贪污罪主体是否变成非特殊主体主要鉴于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73.html -
了解详情
私人财物遭受损失的义务.所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上述财物,也要定贪污罪。 [关键词] 公共财物 所有权 委托关系 国有财产 修订后的刑法吸收了自1979年刑法以来 、自首犯、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等。从重处罚情节,是指对贪污罪处罚时考虑对贪污行为人从重处罚的情节。主要有:主犯、累犯、教唆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3.html -
了解详情
上出现这种情况有何实际意义,即其必要性问题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 二、 贪污罪犯罪主体规定对犯罪客体设定的依赖性 (一)客体设定与主体要求的关系 在特殊 独立规定意在达到从严治吏的特殊目的。因此,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排斥在贪污罪主体之外,并不意味着对这样的行为不予处理,而是将其作为独立的一般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3.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协助政府从事七类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成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以上几种法律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都有一个 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 “挪用公款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以外,刑法第382条第2款还规定,受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53.html -
了解详情
和受委托管,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这一点在本文下面章节将有论述。贪污罪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由于其不仅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且严重损害国家工作 情节较轻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由此可见,5000元是贪污罪的基本起点,不满5000元情节较重的也构成犯罪。不满5000元如何掌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9.html -
了解详情
,即“犯罪”。指违反刑事法律,对社会造成了危害而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贪污罪的主体的确定,是我们定罪量刑的首要。如果主体是患有间隙性精神病, 从事公务的人员。”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做出司法解释,明确了贪污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国家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75.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论处。”这是以国家工作人员为主旨的共同犯罪的规定。也就是说,不具有贪污罪主体身份的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贪污罪的构成身份和行为要素,它对于其他共同犯罪人起着连带作用,制约和影响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