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商业风险,是双方在缔约时就应该预见到的。第四项则包括非因当事人过错的客观情况变化,即情势变更。在早期论述合同法的著作中,就已有学者将不安抗辩权的 ,1995年版,第257页。 [8]杨立新:《民法判例研究与适用》(2),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411页。 [9]王利明、崔建远著:《合同法新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22.html -
了解详情
开放,恢复民法教学和理论研究,进行民事立法,重建民事裁判机构,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法学。 改革开放初期,民法学与经济法学论战,批判苏联拉普捷夫的 的民法理论,初步实现了中国民法学的体系化和现代化,并为中国民法典编纂,特别是统一合同法和物权法的制定做了法理准备。 中国民法学界准确理解和掌握中共十一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57.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合同法的该条这样规定适应了商事交易的不同情形,符合合同形式正朝更灵活、更简便的方向发展的客观规律,既借鉴了国外经验,又结合了中国国情, 条款要约与承诺是达成合同所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它们构成合同成立的轴心。在合同法制定之前,我国的民事立法包括三部合同法以及有关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规,都没有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32.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化和系统化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与英国法学家奥斯汀在其分析法学中所采用的方法相类似,潘德克吞法学后来也被称为“概念法学”(Begriffsjurisprudenz)并且影响 发生渐进性变迁。我国新合同法的制定就是一个成功移植的范例。当然,现代型态的制度与落后的观念之间的冲突和抵触在中国仍将存在很长一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15.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盛况空前;新合同法颁布实行、物权法草案成形、婚姻家庭法艳改、民法典列入立法日程,一片莺歌燕舞。但是 人民,而是法官,随着司法能动主义的兴起,法院越来越成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机构或者公共政策的制定机构;其二,挑战法律的自治性。如今,“对法律自主性确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04.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词」民法典、逻辑性形式理性、市民法理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着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而后者又对前者具有能动作用。但中国法学者往往片面、机械地理解 法律形态,我国新合同法的制定就是一个成功移植的范例。因此,以理论准备是否充分作为立论基础,并无必要。只要我们在移植时注意中国的实际情况,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2.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比较差,因此学习和引进日本法学比较方便,又比较时髦。日本法学对中国的影响,在合同法立法时达到高潮。但是,日本民法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属于德意志法系 可以说,法律行为概念一经产生,立即给整个民法领域带来一场理论革命。 在今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法律行为制度作为民法制度中一个核心部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77.html -
了解详情
债法的体系不宜打乱,且需与物权法相对应,所以侵权行为不应独立成编,合同法也无须独立成编,否则债编显得太难看,不协调;第四,亲属与继承仍 了,更务实一些,也更谨慎一些了。 二、 关于中国民法现代化所需依赖的条件——兼论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时机是否成熟 尽管制定民法典是几乎一边倒的呼声,但对于民法典的制定时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01.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违宪审查。2、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9页。3、(台湾)法治斌著: 》(BonnerInstituts-Gutachten)。他们认为,基本法的序言明确表示基本法的制定是为“国家之生活有一新秩序”,说明它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只以限制国家侵犯为主,并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47.html -
了解详情
1992年第4期。 注七:〔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6年版,导论部分,第5页。 注八:R .Matthews: The Economics 等:《市场与契约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十二:吴志忠:《新合同法的重要改进及其不足》,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