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审查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是否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被害人是否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已提起的,要保护被害人的这项权利,没有提起的,应主动告知被害人 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确定对案件如何处理并作出处理决定,合议庭评议秘密进行,分别作出如下判决:①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03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组织法》更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合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 在中国50年代初 ,与法官一起听审, 陪审员与法官具有平等的权利义务。 在合议庭评议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陪审员与法官享有平等的投票权。这种陪审制度下的陪审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8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行政案件只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存在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性质,故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没有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案件,实际上是由承办人一人审判,合议庭评议案件往往是承办人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其他成员只是原则上表态或者在合议庭笔录上签字,有的甚至是承办人先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87.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法律规定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具体落实。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议庭评议案件如果意见分歧,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判决,不同意见应如实记入笔录;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些规定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46.html -
了解详情
向诉讼参加人发问,审判长应当提示人民陪审员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发问。 第十二条 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先由承办法官介绍案件涉及的相关法律、证据规则,然后由人民 表决,但可以发表意见,并记录在卷。 第十四条 人民陪审员应当认真阅读评议笔录,确认无误后签名。 第十五条 人民陪审员列席审判委员会讨论其参加审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3323.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弥补了法院审判力量不足的矛盾。近年来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数量的增多,加之司法制度的改革,当前基层法院普遍受到审判力量不足的 人进行询问;在合议庭评议案件时,陪审员只作肯定或否定的表态,导致实质上的审判长独任审判,甚至有的陪审员根本不参加评议,事后在合议笔录上签名了事。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59.html -
了解详情
指定管辖。人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组织: 第二审人民法院 参加审判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担任。 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应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565.html -
了解详情
。而从立法例来看,无论是英美法国家还是大陆法国家均将两者分立,我国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还是行政诉讼法也都遵循这样的立法例。因此,刑事诉讼法的本次修订不应再 没有其他解释余地的情况下才能判处死刑。有些国家为落实这一证明标准,还在合议庭评议规则上采取一票否决制。[12]为此,笔者主张,我国死刑案件也应当使用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6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适用独立行使表决权。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人民陪审员同合议庭其他组成人员意见分歧的,应当将其意见写入笔录,必要时,人民陪审员可以 诉讼法的规定很不一致,人大《决定》和刑事诉讼法中称为人民陪审员,而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则称为陪审员。人大《决定》第一条规定人民陪审员除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15.html -
了解详情
的期限。告知采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书面告知书仍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方式送达,口头告知的应当制作笔录,由来访申诉人签名确认。 来访申诉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人民法院告知 的请求、理由进行互辩;(5)听取双方的最后陈述意见;(6)经听证合议庭评议(独任庭不需此程序)后宣布听证结果或等侯通知。 听证评议按下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