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151条关于“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在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的规定,包括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的规定。三、尽量记载协商的过程一个案件纠纷解决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当事人看重的当然是结果。因为当事人是事件的亲历者——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452.html -
了解详情
在诉讼中,要合理地平衡法院与当事人的权力(权利)配置,凸显当事人在民事纠纷解决过程中的自治性和主体性,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正如张文显 这就把一部分无力支付诉讼费用的弱势群体阻挡在司法救济的大门之外。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有必要注入福利性的因子来进一步完善诉讼救助制度,对那些无力支付诉讼费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02.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促成纠纷的和解。这显然有庭前调解之功效。我国民事诉讼法未规定庭前调解程序,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关于庭前程序的设置,所以庭前调解 了解支持诉、辩的证据,使双方在充分考虑自身利益之后,理性的达成协议,有利于纠纷解决。对已经收案的案件,立案法官将材料移转给立案庭负责调解的工作人员,由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52.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证据、主张并反驳对方的诉讼行为,为我们大致勾勒出了这一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朦胧的曲线。 长期以来比较法学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模式划分, (verhandlungsmaxime)。德国法学家卡尔海因兹舒瓦伯在其1968年编著的《民事诉讼法教程》中将该原则阐述为只有当事人才能够把争议的事项导人程序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013.html -
了解详情
佛山合同纠纷咨询合同纠纷解决办法合同诉讼仲裁解决程序? 核心提示:发生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和解或者调解解决不了的,可以提请仲裁或者向 也存在特例,如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定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七)强制权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803.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为民事诉讼法学所注重,但其本身并不是民事诉讼法学的重心,民事诉讼法学的重心则在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对权利冲突现象的关注亦应如此,其仅应限于 、科学、稳定的法秩序,使权利冲突局限于合理的范围,并通过司法的途径予以解决,进而促进法制的有序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郝铁川。权利冲突是个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08.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的一致意思表示,仲裁机构方可受理。我国《合同法》及《仲裁法》对经济争议、民事争议的仲裁采用的都是当事人自愿原则,而现行劳动争议中实行的却是强制仲裁的 等事情,则一件劳动争议案件至少要二到三年才会有结局。 三、我国劳动纠纷解决程序可借鉴的经验 (一)借鉴法国经验,将劳动争议分为个人劳动争议与集体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48.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协商模式理论基础的协商民主几乎与政协制度完全等同,而政协制度与央地纠纷解决之间某些固有的不兼容性又势必将阻碍科学协商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制度实践。因此 的《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法释[2001]25号)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学界争论多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500.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主持的专业咨询或法律援助性质的非诉讼纠纷解决办法等等。 这些非诉解决方式,有的解决一般民事纠纷;有的专门解决特定的社会纠纷,如劳动、消费、医疗、交通事故、 行政调解、消费、征地拆迁、商事仲裁、劳动人事仲裁、体育裁仲、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和仲裁机构。 5、建立法院内部的专门调处机构如调解室、速裁庭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67.html -
了解详情
to the law-based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制化;法律保留原则;纠纷解决机制;协商模式;诉讼模式 【英文关键词】Law-based of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Th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