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原则本身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法院在审查中发现量刑过轻的问题,已经不属于上诉请求范围以内的问题,应当依法通过其他途径去解决,如果在程序上和被告人的 原判决的刑罚执行,很显然其后果是不同的。因此,第二审人民法院采取撤销缓刑的做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法190条规定的精神。我同意第二种意见,把原来可能不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06.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预防犯罪,不提倡惩罚。从法律层面讲,我国的刑事法律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设置了大量的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和从重处罚 需要严格掌握上级政法机关或地方党委确定的严打范围和对象,明确打击重点。 二是对属于严打范围和对象的案件、被告人,贯彻严打方针,依法从重从快审理判决。依法从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0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①第一,缓刑不是一种刑罚,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惩罚犯罪以国家名义强制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财产、生命或其它权利的强制方法。我国 相结合的刑事政策。⑥ 七、如何正确适用缓刑 过多判处缓刑,势必造成对犯罪的打击不力,有损于法律的严肃性,也有碍预防犯罪的效果。⑦一味强调从轻处罚尽量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惯犯、有前科或者被劳动教养二次以上的;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犯罪后拒不认罪的。 (4)免予刑事处分(刑事处罚)的适用 未成年 16周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3)以下情形,可以不认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7778.html -
了解详情
进而骗得巨额钱财,而且严重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和权威,必须严厉惩处。 第三,诈骗罪属于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审理的案件。《意见》遵循量刑 资金。为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弥补被害群众的经济损失,同时防止犯罪分子虽受到刑事处罚,但却捞到经济上的实惠,《意见》规定,对查获的涉案银行账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647.html -
了解详情
,提升司法的公信力。[3] 本案所涉及的是认定和处罚新型受贿的公共议题,但正如学者所说,回应公共议题似乎不应成为刑事指导案例的基本功能。案例、典型案例、指导性 的案例,其对刑法第125条第2款规定的毒害性物质的解释(氰化钠虽不属于禁用剧毒化学品,但系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中严格监督管理的限用剧毒化学品,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174.html -
了解详情
被羁押或被判处刑罚而发生的损害,所以,对财产的强制措施自不属于该条款的意义范围之内,国家自不能免责。 第二种情形是, 司法机关对受害人判处罚金或没收 :(六)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801.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并报告检察长。侦查部门审查后应当提出是否立案侦查的意见,报请检察长决定。对于不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 的机关处理。 第三百九十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 的; (四)认定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 (五)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错误的; (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461.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最大值差是1 6.38%,2008年14.97%,都不属于正常差异。这充分说明不同省份的未成年犯缓刑适用偏差。 第二方面是同省不同地区间缓刑适用偏差, 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三个月。范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三个月。魏某和曹某免于刑事处罚。以上两案仅存的共同点是:被告人均未成年,都取得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32.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还是以数罪并罚呢?司法实践中和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这种情况属于牵连犯形态。所谓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目的而实施了两个以上的且触犯 规定的刑期较低,加之《刑法》对免予刑事处罚和缓刑的适用规定的比较概括和宽泛,《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38.html -
了解详情